圣人之意重教而不重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圣人①之意重教而不重杀②。
【注释】①圣人:这里指孔子。②杀:诛杀。
【释义】孔子的意思是对于百姓要加强教育,而不是用诛杀的手段来对付他们。
【点评】对民众不进行教育,只知用暴力的手段进行镇压,不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钦定康济录卷三下弭盗贼以息奸宄
-
【原题】:访吴安抚命赋诗竹洲中有静香亭堤静观斋舞雩亭
-
第 440 页[①]朝日照北林:《乐府诗集》作“明月照桂林”,今据《玉台新咏》改。初花:春花。--------邓魁英、韩兆琦等《汉魏南北朝诗选注》
-
【名句】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东山: 鲁国山名。此代指诗人的故乡山东。一抔 (pou)土: 一捧土,指坟墓。这里作者指自己的祖坟、故乡。句意:我要把自己的血泪寄托给祖国的山河,并把它洒在故
-
安稳高詹事,兵戈久索居。时来如宦达,岁晚莫情疏。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 作品赏析【鹤注】据新旧史《高适传》云:至德二载,适除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永王璘败,李辅国
-
【名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注释与译文]景行,大路。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象山一样
-
细吟冯翊使君诗,忆作余杭太守时。君有一般输我事,柘枝看校十年迟。
-
《父母在不远游》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释义】这是孝道的一个方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出外不要离得太远而日久,免得疏于定
-
绿野秀可餐,游骖喜初结。芸局苦寂寥,禁署隔清切。欢言得幽寻,况此及嘉节。鸟哢已关关,泉流初决决。紫萼繁若缀,翠苕柔可撷。屡期无後时,芳物畏鶗鴃。
-
门有车马宾,金鞍曜朱轮。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空谈帝王略,紫绶不挂身。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借问宗党
-
春入长洲草又生,鹧鸪飞起少人行。年深不辨娃宫处,夜夜苏台空月明。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