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早发大同》诗意|阅读答案
鸡鸣人起大同城,笳鼓凄凄出塞声。
青冢风高貂不暖,白河霜滑马难行。
髡钳昔日图成事,沟壑今朝欲殉名。
枉历三关征战地,无由一奋曼胡缨。
屈大均(1629—1696),初名绍隆,字介子、翁山,广东番禺人。清兵入广州前后,曾参加武装抗清斗争,失败后在杭州削发为僧,改法名为今种,字一灵。三十七岁时还俗,北游关中和山西,与民族志士顾炎武等结交。不久回到广东,一度参加吴三桂抗清之役,又败,避祸江浙一带,郁郁而死。屈大均是明末抗清的志士,也是当时有名的诗人。他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他的诗多是描写抗清斗争的,有慷慨壮志的抒发,有抗战失败的悲吟,有对故国沉沦的怀念,有对仁人志士精神的颂扬,对奸臣误国、良将被害、民众苦痛,都表达了应有的愤慨和痛心。他的诗,风格悲沉,辞语工整,是明末清初有特色的诗家之一。
这首诗是屈大均在还俗后北游山西时期所作。此时,他对自己青年时期抗清复国未成,出家而又壮志难平,终至今日仍在图谋恢复故国的奔走中,充满壮志难酬的愤慨。在诗中他描述了自己在北方的这种艰难的奔波,从环境的荒冷、路途的崎岖中,渗透着时代的悲凉气氛,以及斗争的坎坷和曲折。诗人痛惜,自己过去苦志厉行并未成事,而时至今日仍在空自奔走,除了名节不变之外,抗清复国的大计竟是一筹莫展。现在自己正是置身在三关征战的故地,然而却是愧对地望,诗人在寻求新的方策,怎样才能东山再起,重奋武装。诗中的悲愤是强烈的,但是志向的追求却是坚定不移的。
-
茕茕孤形影 ② ,悄悄独游心。 以此从王事 ③ ,常与子同衾。 别离三河间 ④ ,征战二庭深 ⑤ 。 胡天夜雨霜,胡雁晨南翔。 节物感离居 ⑥ ,同衾违故乡。 南归日将远,北方尚蓬飘 ⑦ 。 盖秋七月
-
吴融 清香无以敌寒梅,可爱他乡独看来。 为忆故溪千万树,几年辜负雪中开。 吴融的这首诗表现的是读书人感物生情及对家乡的思念的心理状态。 “清香无以敌寒梅。”是啊,梅花高洁醇香,世间任何一种花都无法与之
-
一轩高为黄花设,富拟人间万石君。佳本尽从方外得,异香多在月中闻。引泉北涧分清露,开迳南山破白云。此意欲为知者道,陶翁犹自未离群。
-
【名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注释与译文]诗人偕友出郊春游,忽记得去年今日曾来过这里,感慨良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人就象秋雁一样,说来就来,讲究信用;而旧事物象春天的梦一样,则一点痕迹也没
-
司马光《李愬雪夜平蔡州》 元和十二年 1 ,春,正月,李想至唐州 2 。军中承丧败之余,士卒皆惮战 3 。愬知之。有出迓者 4 。愬谓之曰:“天子知愬柔懦,能忍耻,故使??循尔曹 5 。至于战攻进
-
海燕[苏联]高尔基 著戈宝权 译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他自幼困苦,父亲去世后,便独自谋生,当过装卸工、面
-
《为之庠序之学以教诲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与造园相关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与中国园林艺术相关的中国诗词或者诗文,与江南园林有关的诗句,与中国园林艺术相关的中国诗词或者诗文。水调歌头 端午暮色掩行迹,怀石自沉江。大夫吟唱何处,残月冷穹苍。浊浪滔滔东去,云梦沉浮辗转,楚地亦神伤。羁客赋骚体,忧患著文章。击鼍鼓,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共七首,此是其四。 《从军行》是乐府平调曲名,最早为三国魏左延年作,后代多有人以此题写诗,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从军生活
-
草色斑斑春雨晴,利仁坊北面西行。踟蹰立马缘何事,认得张家歌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