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萧衍《登北顾楼》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萧衍《登北顾楼》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萧衍

登北顾楼

歇驾止行警,迴舆暂游识。

清道巡丘壑,缓步肆登陟。

雁行上差池,羊肠转相逼。

历览穷天步,矖矖尽地域。

南城连地险,北顾临水侧。

深潭下无底,高岸长不测。

旧屿石若构,新洲花如织。

作者简介萧衍(464—549年),即南朝梁代开国君主梁武帝。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青年时曾以文学游于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以后任过将军、刺史。继而乘齐内乱,起兵夺取政权,502年在建康即帝位,立国号为梁。在位四十八年,广建寺院,力弘佛教,长于文学、乐律、书法,遗著二百余卷,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

题解北顾楼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北江滨的北固山上,此地北临长江,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因名北固。据梁书载:梁武帝于大同十年登京口(今镇江)北固楼,北览长江壮丽景色,乃更名北顾山,楼亦因之为北顾楼。此诗写于南朝梁大同十年(544年)。

简析萧衍与前面入选本诗集中的江淹、范云、谢朓等同为竟陵八子,擅长诗文。当了皇帝之后也不废风雅,登北顾楼诗气势阔大,不事雕琢而清新晓畅,但有景无情的缺失难掩。

猜你喜欢
  •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是关于描写“场景记叙·端午”类的诗句

  • 唐宋八大家《苏轼·黠鼠赋》散文名篇鉴赏

    此外,本文语言简洁、洗练、精警。其中有“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的铿锵凝练,也有“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的隽永警策。

  •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原文及赏析

    原文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

  • 苏轼《赠钱道人》全诗鉴赏

    书生苦信书,世事仍臆度。不量力所负,轻出千钧诺。当时一快意,事过有馀怍。不知几州铁,铸此一大错。我生涉忧患,常恐长罪恶。静观殊可喜,脚浅犹容却。而况钱夫子,万事初不作。相逢更何言,无病亦无药。

  • 辛弃疾《满江红 江行和杨济翁韵》全诗鉴赏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是梦里、寻常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吴楚地,东南拆。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 乐府诗《西郊落花歌》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清]龚自珍 出丰宜门一里,海棠大十围者八九十本。花时车马太盛,未尝过也。三月二十六日,大风;明日风少定,则偕金礼部应城、汪孝廉谭、朱上舍祖毂、家弟自谷出城饮而有此作。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

  • 温庭筠《送人东归》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送人东归 》 .[唐].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 【解题】 此诗约作于懿宗咸通初。所送之人不详。题一作《送人

  • 白居易《心问身》全诗赏析

    心问身云何泰然,严冬暖被日高眠。放君快活知恩否,不早朝来十一年。

  • 韩愈《游城南十六首·题韦氏庄》全诗赏析

    昔者谁能比,今来事不同。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架倒藤全落,篱崩竹半空。宁须惆怅立,翻覆本无穷。

  • 有信义者,必疾苟且之徒。|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有信义者,必疾苟且之徒。》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