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原文及赏析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原文及赏析
原文
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
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但写法脱俗。它既洋溢着个人情谊,又寄托了宏大的抱负,在擅写离情别绪的宋词中别具一格。
王实之、郑伯昌,和作者是福建同乡,都有救国志向,因坚持正直操守而罢职闲居家乡。这时郑伯昌被征召做京城附近地方官。此词乃作者送行时和王实之韵所作的词。
词的开端气魄宏大,好像用一架广镜头的照相机,摄下了在江边知音话别的特定场面。纵然江水横阔,风狂雨骤,却还是留不住行人。“怪雨盲风”四字,起句突兀,雄浑悲壮。作者与郑伯昌之间依依惜别的情感,已鲜明的烘托出来了。友人之间依依惜别的情感,已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郑伯昌一向刚直不阿,此行当然不是追名逐利,结交显宦俗吏,因此托他带口讯问候那些不受网罗的高士和才气豪放的诗坛奇杰。作者以高飞的鸿雁来形容才士的高绝尘俗,十分贴切生动。“钓鳌词客”用列子·汤问典,喻指志士仁人的豪放胸襟和惊天动地的壮举。作者与郑伯昌、王实之等人,当然都属于这样的高士豪客了。借这样的典故,作者及其友人的高远的行止,就含蓄道出了,这样避免了浅露。他们的放言高论,虽然不合于世,甚至抵触忌讳,但他们深信可以流传千载而不朽。词中用孔子困于匡时说的“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的话,有力地印证上述看法。接着,作者笔锋宕开,又回到了江边送别的特定场景:“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极写王实之吹起玉箫乐声激越。如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诗所谓的“苦调凄金石”。离别毕竟是痛苦的。箫声送客,意气慷慨,迥然不同于“儿女沾巾”的俗套,写来别具一格,正与作者博大的胸襟相激荡。
下片峰回路转,在读者面前再现出一幅高人逸士的逍遥图。洗净头发,于家乡的青山之阳,垂钓于白茫茫的海边。在作者笔下,这一切似乎将人的心灵都给淘净了。几句描写作者与友人闲居时期洒脱放浪的情趣,更衬托出他们高洁的志向和行止。晞发,语出屈原九歌·少司命:“日希女发合阳之阿。”唐朝宋之问酬李丹徒见赠之作有“以予惭拙宦,期子遇良媒”这句,宋之问惭为“拙宦”,是自谦,而且看重功名;刘克庄将“惭”改为“笑”,一个“笑”字,仕途功名,灰飞烟灭。词人兀傲清高,对青史留名有着十足的信心,因而也就不屑于一时的升迁得失了。一个“笑”字,真是画龙点睛的妙笔!
然而郑伯昌现在又要出山起用了,临别珍重赠言,心情的矛盾和起伏达到了高潮。“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两句情恳意切,笔调凝重,读来令人感动。“狂谈欲吐”句,表达了彼此“壮图雄心”,不吐不快的意愿。但是,这只能被人视作惊世怪谈,动辄得咎。还是不再谈论吧!英雄好汉,竟然只能如此欲言还罢,作者的郁勃心情,对黑暗政治的批判,都喷薄而出。词章中现实与理想尖锐冲突的结尾与顶着怪雨盲风出发的开头,前后照映,正是“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鹧鸪天·送人)。一曲激昂慷慨的壮歌,奔腾激涌,至此戛然而止,神韵悠悠,让人回味不尽。
-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杜司勋” 指的是杜牧。杜牧(803——852)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与李商隐齐名,被后世合称为“小李杜”。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春天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
文言短篇小说集。清蒲松龄撰。各种版本分卷不一,手稿残缺。现已陆续发现的有五百篇以上。卷首有康熙十八年(1679年)作者“自志”,可知本书在作者四十岁左右已初具规模,后来又几经修改增补,直到暮年方才成书
-
干吉,又作于吉,干室,琅邪(今山东临沂)人。东汉末方士。据《后汉书》记载,干吉于曲阳泉水上得神书170卷,号《太平清领书》。汉顺帝时(公元126—143年),干吉弟子宫崇将该书献于朝廷,但当时未能流布
-
11月25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成立 : 根据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11月25日正式成立隶属中央政府组织系统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为“中革军委”,以表示与党“中央军
-
本文是李白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夏天游汝、洛时题写在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一诗,诗前并有一《序》。元丹丘:唐道人,李白与之交厚。李前后写给元氏的诗文有十馀篇;从其内容看,似乎本诗文应写在与元氏初交之时。颍阳:《唐书·地理志》云,河南道洛
-
大同,是山西北部历史名城。远在战国时,大同属于赵国雁门郡;秦时仍属雁门郡,置平城县;北魏初期,曾建都于此,从魏道武帝拓跋珪天兴元年(398年)到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大同作为都城长达百年之久
-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教学版·文
【4490】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教学版·文化建设(中组部组织编写,党建读物出版社,28
-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①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②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③ 。”(《孟子·梁惠王上》七) 注释 ①这是孟子与齐宣王
-
坐落在北京天寿山的明十三陵,从某个角度来说是朱明王朝的象征。当清兵的铁蹄踏上十三陵之后,忠于朱明王朝的人上无不痛心疾首、难以接受此事实。当 时,因抗清而身陷囹圄的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在狱中含泪写下这首被人称作“绝笔’的词作。【疏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