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苏轼》原文与赏析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过去有人认为“子瞻(苏轼)作诗,长于譬喻”(诗人玉屑)。这是的确的。他的海棠诗可以作为明证。
一般地说,总是以鲜花比美人,而此诗却以美人喻海棠,显示了巧比的机趣。新颖的巧比,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使人觉得有卓然独造的艺术功力。喻体与本体愈为远缘,愈使人觉得新鲜,同时两者间的关系愈为密切,则相比就愈为贴合,臻于新鲜与贴切的高度统一。苏轼的另一首咏海棠的诗说:“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这把海棠花红叶翠,媚态风韵,赋形传神地写了出来,将美人比作海棠,想象不为不奇,但是就机趣来看还不及这里要赏析的一首海棠诗。
这首海棠诗,是写苏轼爱花到了如痴若醉的程度。
“东风袅袅泛崇光”,“袅袅”,烟气盘旋上升的样子;泛,透出;崇光,增长着的春光。这句的意思是:东风吹来,春光浮动。东风浩荡,春意洋洋,春色充盈,春光灿烂, 可谓生机盎然!
“香雾空蒙月转廊”,“空蒙”,雾气迷茫;“月转廊”,月光移过回廊,言夜已深。这句的意思是: 移过回廊的月光照在海棠花上, 散发着含香味的雾气。月光下的海棠,在香雾迷蒙之中,更显得富丽妖艳。这是诗人眼中的海棠,他把此花盛开的姿态描绘得如此的富有感情。
如果说,这一、二句诗是形容海棠花的美的话,那么第三、四句诗则是表达诗人对此花的爱之入迷了。花不美,诗人就不会去爱,而诗人的爱花如命,又更显得花的美了。
“只恐夜深花睡去”,担心夜深了,海棠花会睡觉,这实在是奇思异想,赋予了花以动态。诗人用拟人手法,无非是将自己的感情附丽在花上,来表明他看花看不够,反衬了花的美。他是在月下赏花,深夜不眠,乐此不疲,痴而忘返。如果把这层意思直接抒写出来还不见奇,诗人故意撇开了此类现成的表情方式,而从唯恐花要入睡的角度来写他观花时勾魂销魄的神态,足以显示了他是一个道道地地的花痴。
“故烧高烛照红妆”,“高烛”,高大的蜡烛。这一句与上一句构成了因果关系,因为担心花“睡”去,才燃起高烛照看的。这一笔振动了全诗,焕发出了奇辉异彩。这种举动已越常态,近乎疯癫,而唯其如此,才更表现了诗人爱花之情的真挚诚切。这样去写爱花,有先例可寻,如白居易的惜牡丹花二首中有一首写有“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的佳句,陆游仿照着在花时遍游诸家园中写道:“应须直到三更看,画烛如椽为发辉。”但苏轼所写多了个比喻,将与高烛相对的海棠花说成象浓妆艳抹的美女(“红妆”),这就不同凡响,有着新的创造。
全诗由于在收尾处比喻用得好,使之增色不少。如果没有这样巧比的结尾,那这首诗也只不过是平平之作。比喻,在诗文创作中是运用得最广泛的手法,而比喻贵在一个“新”字上,能在寻常事,使人有不同的联想,能力避雷同。苏轼的这首海棠诗是做到了这一点的。
-
[唐]郑遨似鹤如云一个身,不忧家国不忧贫。拟将枕上日高睡,卖与世间荣贵人。帆力劈开沧
-
扰扰风尘地,遑遑名利途。盈虚一易舛,心迹两难俱。弱龄小山志,宁期大丈夫。九微光贲玉,千仞忽弹珠。棘寺游三礼,蓬山簉八儒。怀铅惭后进,投笔愿前驱。北走非通赵,西之似化胡。锦车朝促候,刁斗夜传呼。战士青丝
-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
·蒲松龄· 潞安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得百金,将诣郡关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趋路侧私焉。既,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某既行,则犬歘然复
-
此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诗人认为如果只有梅花独放而无飞雪落梅,就显不出春光的韵味;若使有梅有雪而没有诗作,也会使人感到不雅。从这首诗中,可看出诗人赏雪、赏梅、吟诗的痴迷精神
-
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斃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 ① 。 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
-
长篇小说。沙汀著。写于1941至1942年间。作品围绕四川内地北斗镇开发烧箕背金矿的事件,描写土豪劣绅间的一场争斗,暴露了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阶层的腐朽与黑暗。地主何寡母一心保住自家坟山的“风水”,不准
-
《桃花·桃花》咏桃花诗鉴赏 周朴桃花春色暖先
-
【名句】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语出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像白鸥那样出没于浩荡的烟波之间,远隔万里,谁还能拘束我?表现了作者不向黑暗现实屈服的桀骛性格。没:出没。驯:使顺服。
-
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一霎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掩皱银塘水。方杏靥匀酥,花鬚吐绣,园林排比红翠。见乳燕捎蝶过繁枝。忽一线炉香逐游丝。昼永人闲,独立斜阳,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