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诗·张打油》原文与赏析
张打油
江上一笼统,井上一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咏雪诗,自古迄今在民间流传极广。诗中所呈现的一幅雪景图,其中分明洋溢着对雪景的喜爱,流露着引人发笑的谐趣。
描写雪景的诗可谓多矣。而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有着别于一般的俚俗风味。有人认为它毫无意思,不足登大雅的文学殿堂。其实,这也是一种过于鄙俗的偏见。要是俗而有趣,俗中见工,又何尝不能给予肯定呢!
且看:
“江上一笼统”,形象地描绘了大雪迷漫,布满江上的奇观。这里有雪飞的动态,所以才给人有茫茫掩江的感觉。“一笼统”的奇思异想,源于作者的视觉感受,并能在读者的想象之中浮现出这足以引人神思腾越的图景。
“井上一窟窿”,风趣地推出了大地积雪所出现的镜头。井栏四周覆盖着厚雪,不过雪再大,也不可能填满井底,故而井口就成了向天的雪洞,非常巧妙地以点见面,形容了雪势的狂猛。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更是神来之笔,有着诙谐之极致,它俗绝地勾划了到处白成一片的表象。“黄狗”、“白狗”,毛有彩色,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先说黄狗披上了雪装,这已经叫人感到妙趣横生,再说白狗象浮肿了似的,尤能叫人觉得出奇制胜。言其雪大,消融了除白而外所有其他的颜色,在黄狗身上尚可施展笔墨,而在白狗身上就不大好入于特定的雪境,但一个“肿”字,顿使全诗摇曳生姿,使读者忍俊不禁,惊叹作者的才情。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黄狗”、“白狗”作为雪景的描写对象呢?这是因为它们是最为活跃的,也是讨人喜欢的,将其放到诗里去,无疑会增添些趣料。
这首诗活在人们的口头上, 自有它本身固有的魅力,历久未衰,决不是偶然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秋写月亮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写中秋月亮的诗句古诗,描写中秋节月亮的古诗,描写中秋节月亮的诗句。《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2、《月下独酌》唐.李白
-
娟娟却月眉,新鬓学鸦飞。暗砌匀檀粉,晴窗画夹衣。袖红垂寂寞,眉黛敛依希还向长陵去,今宵归不归?
-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门前罢亚
-
密竹行已远,子规啼更深。绿池芳草气,闲斋春树阴。晴蝶飘兰径,游蜂绕花心。不遇君携手,谁复此幽寻。
-
有人批评陈亮的这首词并非“高调”,也就是说,这首词写的太直,不含蓄,因而谈不上上乘之作,其实,这种评价十分片面。一般情况下,诗词应写得含蓄,力戒平铺直叙,但不能一刀切。没有真情实感的诗词,既使写得再含蓄,也浮泛无味,直中有深情,直而有兴味,
-
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不用登临怨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 作品赏析【注释】①不仅有《踏莎行》(“进退存亡”)集经句体,亦有此集诗句体,足见辛词体式多姿。首写秋江送别场景,用赋法。次
-
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填空(2012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急求)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填空,内容包括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的所有古诗,人教版义务教育八年级语文下的古诗,9年义务教育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4首古诗词。1.《赠从弟》(其二) 刘桢 汉末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邓剡《浪淘沙》邓 剡 邓 剡 疏雨洗天晴。枕簟凉生 ① 。井梧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 ② 。月淡潮平。便携酒访新亭 ③ 。不见当时王谢宅 ④ ,烟草青青。 注释 ①枕簟(di
-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每一种学术思潮的涌现都是由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造作的。儒家与道家就是在先秦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孔子尊重老子,但对道家的学术却不以为然。道家也反感儒学最看重的仁义礼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