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辛弃疾

辛弃疾《忆王孙 秋江送别,集古句》全诗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不用登临怨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

作品赏析

【注释】
  ①不仅有踏莎行(“进退存亡”)集经句体,亦有此集诗句体,足见辛词体式多姿。首写秋江送别场景,用赋法。次写别后思念,融情入景,幽怨凄婉。
  ②“登山”句:楚辞·九辩:“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③“悲莫”句: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④“不用”句: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
  ⑤昔人非:苏轼陌上花:“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⑥“惟有”句:李峤汾阴行:“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百花园中,有不少集古人句子而成的诗词。它们虽是集古人句子而成,但作者给予了新的意境,使人读来熟悉而又陌生,自有一番情趣。
从现有文学史料看,我国最早的集句诗,始于晋代傅咸的毛诗诗 ,它是集诗经句子而成。后继者不乏其人。著名的如宋代王安石,晚年做了许多集句诗,有达百韵者。文天祥以集杜诗著称 ,达二百首。集句词始于王安石。而后苏轼有南乡子·集句三首,且标出所集诗句的原作者。由于词是长短句,诗多五言七言的整齐句式,因此,集句词的数量就远不如集句诗多。辛弃疾的这首忆王孙在辛词中也是仅有的。从其内容看,大致也创作于他闲居江西上饶之时。
本词首句“登山临水送将归”,出于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辛弃疾用它点出送别之意。自从宋玉写了九辩之后,悲伤的感情与萧瑟的秋景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抒写悲秋的感情,也成为历代文人的一大传统。如欧阳修的秋声赋。
辛词既用九辩成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悲伤 ,也就不言而喻了。“登山临水”,也有跋山涉水依依惜别之情。“悲莫悲兮生别离”,见于屈原九歌·少司命,它的下句是“ 乐莫乐兮新相知 ”。从本句可以推知,辛弃疾所送别的是刚刚结识的知心朋友,因此“悲莫悲兮 ”,格外悲伤。中国文学史上屈宋并称,辛弃疾将宋玉和屈原的词句组合一起,不仅意思连贯,而且使人读起来分外有味,可以说集得巧。
“不用登临怨落晖”,这是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的句子,这一联为“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 ”。这里“登临 ”二字与“登山临水”相呼应。落日斜晖,暮色降临,朋友相聚,兴犹未尽,不觉又到了分手时刻;登临送别,能不使人分外伤感吗?为此 ,人们常常怨恨落晖无情。另一方面,日出日落,青山绿水,本是大自然的本来面目,又有什么值得让人怨恨呢?这句意似排遣,实为深沉的离别之恨。
“昔人非”一句,来自苏轼陌上花 “江山犹是昔人非”的诗句。限于格律,用“昔人非”三字概括全句意思 。“江山犹是 ”与不用怨落晖紧紧相承。“昔人非”一句寓意深刻,其中有多少世事更替、人情变幻!结句“惟有年年秋雁飞 ”,出自李峤汾阴行。汾阴行以汉武帝汾阴祭后土祠的盛况反衬眼前所见的凄凉。“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可见,辛弃疾由送别写起,逐步扩大到人生感慨和当时朝政的失望之情。南宋偏安一隅,不思恢复北方沦陷的领土,故主张坚决抗金的辛弃疾,借此表示痛心之情。
这首词虽是集古句而成的,但写得如此深沉,并且转接自如,表现出辛弃疾不愧为南宋一代杰出词人。
猜你喜欢
  • 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通过描绘山下兰芽短浸溪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这首词以优美的词句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山水交融的画面,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通过仔细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品味这首词的诗意之处。

  • 陈东甫《长相思》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长相思》·陈东甫 陈东甫 花深深,柳阴阴,度柳穿花觅信音,君心负妾心。怨鸣琴,恨孤衾,钿誓钗盟何处寻?当初谁料今。 这是一首描写少妇的怨情词。词人采用了一种白描手法,单纯而朴素地创造出一个使人人都可

  • 《子衿》情诗三百首赏析

    子衿 作者: 王正志 【本书体例】

  • 《自中秋月圆木犀开后倡酬络绎今可以止矣再书赏析》

    【原题】:自中秋月圆木犀开后倡酬络绎今可以止矣再书数句殿其后

  • 李商隐《同学彭道士参寥》全诗赏析

    莫羡仙家有上真,仙家暂谪亦千春。月中桂树高多少,试问西河斫树人。

  • 《行舟赏析》

    此诗特点在于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读后有余味,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调。   前两句写景。舟行扬子江中,岸上柳絮飘来,沾襟惹鬓;诗人斜卧舟中,一任菱花轻舟随着碧绿的江流荡漾东去。粗粗看来,俨然一幅闲情逸致的画面,仔细品味,方使人觉出其中自有一种

  • 《瓠叶》情诗三百首赏析

    瓠叶 作者: 杨笃文李青山 【本书体例】

  •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

    【释义】 民间谚语。意思是: 往往出身贫寒家庭的孩子,他们把贫困作为动力,发奋图强,穷则思变,不堕青云之志,终于成才,走上了成功之路,创造了辉煌。 白屋: 用白茅草盖的屋;寒门: 清贫人家,泛指贫士的

  • 杜甫《行次昭陵》全诗赏析

    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天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风云随绝足,日月继高衢。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壮士悲陵

  • 《古文观止·清文·沙张白·市声说》鉴赏

    古文观止·清文·沙张白·市声说 鸟之声聚于林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