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诗意|阅读答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是苏轼被贬黄州游赤壁时所写的词。时年四十七岁。苏轼本来是一个颇有政治抱负的人物,但时至此日,人将半百,功业无成,见到自己所游之地名曰“赤壁”,不禁想起了三国时代的赤壁之战,以及在这场争逐中出奇制胜,建树英雄业绩的周瑜,诗人神往于豪杰人物,对比之下,更感自己之无所作为,至此忽生“人间如梦”的思想,向江上明月扬洒杯中酒,以寄感慨。这首词虽分上下两片(两片为一阕,阕音“确”,曲终叫阕),但所写内容却有四部分。第一部分由“大江东去”到“风流人物”,这是写时间的变化会使英雄人物的业绩成为过去,并以此引出三国周郎赤壁的回忆,与最后结尾的“如梦”相照应。第二部分由“故垒西边”到“一时多少豪杰”,这主要是具体描绘赤壁的景色,这是那些风流人物活动的一个舞台。这段描写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它把大江与波浪进一步加以具体深化;启下,是它摆出了雄奇壮丽的江山图景,当年人们争的是这个,下一段中所写的雄杰正是在这个舞台上成名的。第三部分从“遥想公瑾”到“灰飞烟灭”,这是赞颂周瑜的功业的,它是第一部分“淘尽千古”的具体接应,因为是往事随流而去,故而“遥想”;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这文韬武略,风流儒雅使曹操的水师战船全部化成灰烬,这样的历史壮举的完成,有如轻松的说笑,就更显得是豪杰人物了。第四部分从“故国神游”到“还酹江月”,这是作者怀古后的现实感叹。作者本欲有所成就,然而结果却空生满头白发,不由得产生了“如梦”之叹。在全篇词中,苏轼思想感情是很矛盾的,他崇慕功业,神往雄杰,但自己却又不能有所作为;人生有为,当须及早,但自己却“早生华发”;眼见壮阔奇妙景色,惊赞“江山如画”,回到自己遭遇的地位上来,一回想生活,又有“人间如梦”之感。但在这种矛盾的思想感情中,英雄主义的豪迈精神,却占有突出的地位,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实际作用也主要是如此。
-
无为道士三尺琴,中有万古无穷音。音如石上泻流水,泻之不竭由源深。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觉天地白日愁云阴。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处】唐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 【意思】 古原上的芳草,生长得茂盛,每年它都有一次枯谢,每年它都有一次繁荣。野火能烧尽它的躯体,却烧不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水鸟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古诗词中描写的水鸟品种,古诗词中描写的水鸟品种,关于水鸟的诗句。古诗词中描写的水鸟品种有:画眉鸟、黄鹂鸟、鹧鸪、大雁、鹭鸶《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
-
城西千叶岂不好,笑舞春风醉脸丹。何似后堂冰玉洁,游蜂非意不相干。(孔颇有声伎,而客无见者。)
-
《君子重义理,持节操。》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司马子长十二诸侯年表序 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绿字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绿字的诗句,带有绿字的古诗词,含绿字的古诗。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李白的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鴈,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
作者: 姜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