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辞类纂《司马子长十二诸侯年表序》全文
司马子长十二诸侯年表序
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呜呼,师挚见之矣!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仁义陵迟,鹿鸣刺焉。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而共和行政焉。是后或力政,强乘弱,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政由五伯,诸侯恣行,淫侈不轨,贼臣篡子滋起矣。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国迭兴,更为伯主,文、武所褒大封,皆威而服焉。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馀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铎椒为楚威王傅,为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赵孝成王时,其相虞卿上采春秋,下观近势,亦著八篇,为虞氏春秋。吕不韦者,秦庄襄王相,亦上观尚古,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为吕氏春秋。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不可胜纪。汉相张苍历谱五德,上大夫董仲舒推春秋义,颇著文焉。
太史公曰:儒者断其义,驰说者骋其辞,不务综其终始;历人取其年月,数家隆于神运,谱谍独记世谥,其辞略,欲一观诸要难。于是谱十二诸侯,自共和讫孔子,表见春秋、国语学者所讥盛衰大指著于篇,为成学治国闻者要删焉。
-
湛湛嘉树阴,清露夜景沉。悄然群物寂,高阁似阴岑。方以玄默处,岂为名迹侵。法妙不知归,独此抱冲襟。斋舍无馀物,陶器与单衾。诸生时列坐,共爱风满林。
-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
-
【名句】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 语出清代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诗之二。天下都已经秋气浓重,一室之内也就难以保持春色了。比喻整个社会一旦显露出衰败的迹象,那么朝廷也便不会久保
-
今年的开渔季对岛上的渔民来讲是灰色的。受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的影响,原本只等一声令下就可以千帆竞发奔赴远洋的渔船,只能耐着性子窝
-
夫国之匡辅,必恃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是以明君博访英贤,搜扬侧陋;求之则劳,任之斯逸,此以求贤为贵也。夫良匠无弃材,明君无弃士。人才有长短,能有巨细;君择材而授官,臣量己而受职,则委任责成,不劳而
-
石图分帝宇,银牒洞灵宫。回丹萦岫空,复翠上岩栊。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野花常捧露,山叶自吟风。林泉明月在,诗酒故人同。待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
-
梅花驿站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他上路了。从此之后,他就一直走在路上。 他或者步行或者骑马,或者乘船或者坐车,他走呀走呀,走
-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作品赏析诗成后,拈首二字为题。【鹤注】此是永泰元年成都作。自天宝十
-
西方文学·梅特林克 用法语写作的比利时诗人、
-
柳梢黄嫩草芽新,又入开成第四春。近日放慵多不出,少年嫌老可相亲。分司吉傅频过舍,致仕崔卿拟卜邻。时辈推迁年事到,往还多是白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