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
【题 解】
本文选自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后写的笔记体裁归田录,该书共115条,卖油翁是其中的一条。归田录所录多为作者亲身经历之朝廷及士大夫们的琐事,议事说理,寓意深刻。打油本是件小事,但卖油翁却能熟练操作,不用漏斗,用油直接向油瓶倒油而不外溢,可见小事不能小视,读来启迪心智。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本文通过善射者陈康肃与善沥者卖油翁相遇的故事,阐明了任何技巧都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对凭一技之长而自傲者给予了讽刺,寓意隽永。本文不采用议论笔法来说理,而是以叙述的笔法铺写故事来说理,寓理于故事中,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文章结构精简,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全文短短135个字,却清楚地记叙了故事的发生、经过、结果等,中心突出,该详则详,该略则略,不愧为欧阳修诗文中谋篇布局、化繁为简的典范。作者写陈尧咨善射,意在为写卖油翁作陪衬,因此只用了“当世无双”、“发矢十中八九”便一带而过。而对卖油翁的形象描述放开笔墨,写得比较详细。面对陈尧咨的骄横之态,卖油翁从容应答,先点出“无他,惟手熟尔”,接着择其酌油的动作传神描写,使人读来如亲眼所见,然后得出“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结论,重点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
全文用语简明通俗,毫无艰涩之词,还注意少用虚词,用语平易,接近口语,顺畅易懂,如卖油翁的语言用词。在造句上,全文都为短句,最长的只有10个字,短句结构简易轻便,表义言简义明。此外,文章语言的凝练传神也值得称道。作者开篇就说:“陈康肃尧咨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仅用了十几个字,便把陈尧咨的特长、名气、性格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写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神态描写惟妙惟肖。其中酌油的一段最为精彩,连用了“取”、“置”、“覆”、“酌”、“沥”五个动词,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卖油翁精湛的技艺,让人仿佛看到他镇定自若、满怀信心的神态。总之,卖油翁体现了欧阳修散文文风简洁、行文简易的风格以及语言简易、平淡、自然的特点。
-
菩萨蛮 【宋】韦庄 红楼别夜堪惆怅, 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 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 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 绿窗人似花。
-
朝阳岩前不结庐,下眺江水百步余。春泉溅溅出乳窦,青莎白石半洿途。不到津头二三日,谁知江水涨天墟。遥望横杯不敢济,岩口正有人罾鱼。
-
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田园小诗,虽无深意,却具恬适、自然的情致。 “凉”是一种“心境”,很不好表现,所以,必须采用以“物境”来表达“心境”的手法,通俗一点说,就是化无形为有形,构成诗中的“图画”,以渲染气氛。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三幅
-
【原题】:姑苏杂咏阳山(在城西北,古名秦余杭山,吴中山最高者。中有白龙湫,旱必祷焉)
-
黄昏惨惨雪霏霏,白首相欢醉不归。四个老人三百岁,人间此会亦应希[裴年九十余,王八十余,予与梦得俱七十,合三百余岁,可谓希有之会也。]
-
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军后几逢春。[病风八年,凡三闰矣。]周南留滞称遗老,[见太史公传。]汉上羸残号半人。[见习凿齿传。]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答交亲。余年自问将何用,恐是人间剩长身。
-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
这是一首写听雨之感的词,作于元英宗至治元年辛酉(1321),时间远在作者贵显之前,抒发的感慨颇富江湖漂泊之恨。
-
《孟子》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 ① 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 ② 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③ 。牺牲既成 ④ ,粢盛 ⑤ 既洁,祭祀以时 ⑥ ,然而旱干水溢
-
作者: 王开林 【原文】: 1 蓬蓬野草的日子被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