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砺·郑思肖》原文与赏析
郑思肖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愁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啮空林。
胸中有誓深如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此首是郑思肖写于亡国以后,诗人发出庄严的誓言。二砺,一砺即砥石磨刀用,二砺即磨炼志气。在元人以血腥屠杀占领全国后,作者以这物质与精神的二砺作诗题,是有极大胆识和勇气的。
首联写在无穷忧怨中慷慨悲歌。梁父吟是古乐曲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这种乐府楚调,原为出殡的挽歌。梁父,山名,在泰山下,死者聚葬的地方。今所传古辞,写齐相晏婴以二桃杀三士之事,是一首极悲愤的歌。传为诸葛亮所作。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巾”。郑思肖高唱梁父吟是排遣忧愤,并表示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六出祁山、矢志北伐的决心。由于发自内心,唱得很有感情,十分悲壮,就象铜制乐器、玉制乐器合奏出的商调之声。颔联进一步表示向复国英雄勾践与申包胥学习。春秋时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被困于会稽(今绍兴市),只得辱服称奴。后来他用计返回越国,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击败夫差恢复了越国。春秋楚昭王时,吴用伍子胥计伐楚,一直打到楚国的郢都(今湖北江陵县东南),昭王匆匆逃亡,楚将亡国,大臣申包胥到秦求救,在宫廷痛哭七天七夜,秦哀公才派出救兵。昭王返国赏功,他逃而不受。作者援引典故,有心向这两位学习赤胆忠心,但可叹国已破灭,无法挽回。颈联以飞禽走兽来烘托失国之悲。鸿雁回归,可惜南宋已亡,它们看到这人世惨象发出了哀愁;饥饿的老虎大白天跑出来了,在空林中寻找食物,蒙古贵族的残害,南方的荒凉萧条情景可以想见。此联既有失国之悲,更有无情揭露。尾联情随景生,作者被激起义忿,并发出誓言。对元朝恨之入骨,不共戴天,吐出比海深的誓言:“肯使神州竟陆沉。”怎肯让神州永远沦丧在蒙古贵族之手?大胆表露了自己鲜明的立场,唱出了主旋律。陆沉,陆地无水而沉的意思,这里比喻国土沦陷非由于洪水,而源于蒙古贵族入侵。
这首七律战斗力极强,尽管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在我国历史上起过促进作用,但他们是以摧残汉文化、以残酷的民族压迫与屠杀作为统治前提的。因此在元初郑思肖为捍卫汉民族和民族政权的正当利益而抗争,是合理的,有价值的。他的诗代表了中原人民的心声。事实上,后来蒙古贵族并没有放弃民族压迫政策,所以富有反抗传统的人民,果真不能忍受“神州陆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向入侵者斗争,不到一百年终于实现誓言,推翻了蒙古贵族的统治,取得了民族的解放。
这首七律,风格悲壮深沉,运用典故贴切,语言概括精炼,有艺术魅力。诗中满溢对未来必胜的信念,给读者以鼓舞。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强:勉强。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两句用晋人孟嘉在桓温所设
-
傍晚,偶然抬眼看向窗外的时候,不禁为接天连壤的月光所深深地吸引了,那份纯净,那份细腻,还有那份朗然,让人一经面对,立时从忙乱和烦躁
-
这首诗的意思在初秋的一个晴天在长江边眺望长江。表达了对长江磅礴气势和浩浩荡荡的赞美之情。赞叹长江的一望无际。
-
作者: 宋玉 【原文】: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
-
【名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语出宋代朱淑真《黄花》诗。宁愿含着香气枯死在枝头上,也不随着枯黄的草叶伴着秋风起舞。两句诗借咏菊颂扬了坚贞不屈的高尚人格。
-
龙昌寺底开山路,巴子台前种柳林。官职家乡都忘却,谁人会得使君心?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我随时再湖边等你,内容包括表达“我会一直等你的”的古诗词,陈粒的《性空山》中杳无音信,我性空山什么意思跪求,后弦的歌《昆明湖》的歌词中隐含了哪一首古诗词。1.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2. 《选冠子》(淮上兀坐,等待取接,因得汉使一词,他日歌之)3. 《清平乐》(寿某翁)4. 《临江仙》(
-
张先《行香子》张 先 张 先 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 ① 、深染轻裙。酒香醺脸 ② ,粉色生春。更巧谈话 ③ ,美情性,好精神。 江空无畔,凌波何处 ④ ,月桥边、青柳朱门 ⑤ 。断钟残角,又送黄
-
国学名句“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出处和解释
【名句】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政策宽大人民就会轻忽,轻忽了就要用严厉的政策来纠正;政策严厉人民就会受到伤害,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