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
【题 解】
本文是陶弘景晚年时游赏山水的佳作,也是六朝书札的名篇,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堪称“双璧”。
中书,即谢微,梁书·文学传作“谢征”,字元度,曾任豫章王记室兼中书舍人,中书郎。在答谢中书书中,作者用简洁空灵的笔墨来写茅山之景,凝聚了自己欣赏江南山林的情韵。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一篇骈文山水小札谋篇见巧、清丽明净而富含意蕴,与当时那些繁缛浮艳、内容空虚的骈文大不相同。
从内容上看,本文开篇就直接切入谈山水之美的正题,接着用“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八字描绘出在同一个景观里既有磅礴高山又有见底清流的典型江南山水的特征。
随后,作者用了两组对偶句“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虚实相生地突出了山林景色的瑰丽,并营造出字外的意境,引发了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其中“交辉”二字将大自然写得鲜活而有情致。而写茅山中一年四时之美后,作者又用两组并列对偶描写了一日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其中的“乱”字和“竞”字显得有声有色,突出了茅山美的性灵。
从结构上看,答谢中书书由富有审美意味的两句开头,接着以静衬动地写了茅山一年四时之美,再以动见静地写了茅山的一日之美。面对因有猿柔声啼唤、鸟恣意鸣啭、鱼欢腾跳跃而显得格外静谧幽美的茅山,作者不禁大叹:“实是欲界之仙都。”最后,他以反接收束全文,深憾于自谢灵运以来竟无人游赏此处山水。文章一唱三叹,摇曳生姿,虽短而含蕴不尽。
从骈文的主要特征来看,答谢中书书四四字的句式对属虽工,但基本上不用典藻饰。它骈散兼行,将散文的疏宕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齐凝练之美结合得相当完美。
-
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这一组诗共九首,写于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822),其时刘禹锡被贬于夔州。“浪淘沙”为唐代民间歌曲之
-
袁枚五枝荆树好, 忽陨第三枝。最是风华质, 还兼窈窕姿。令仪宜协吉,论齿未应衰。情
-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作者简介
-
土中一掌婴儿新,爪指良是肌骨匀。是之怖走谁敢食,天赐我尔不及宾。旌阳远游同一许,长史玉斧皆门户。我家韦布三百年,只有阴功不知数。跪陈八簋加六瑚,化人视之真块苏。肉芝烹熟石芝老,笑唾熊掌嚬雕胡。老蚕作茧
-
【注释】:(盛仲交游祈泽寺,从佛龛中得弊纸,上书一律,末云“友人褚厓呈雪庭法师座前,洪武辛亥暮春书”。不知金陵何人也。)
-
万顷浸天色,千寻穷地根。舟移城入树,岸阔水浮村。闲鹭惊箫管,潜虬傍酒樽。暝来呼小吏,列火俨归轩。
-
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多像梦的使者。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我急忙提起笔记下来: 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 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 让树枝看见了新绿, 让街道看见了浓荫。 哦,在这落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
-
路敏离开家时是下午三点,那时儿子林林还在摆弄他的计算机。急匆匆出门时她抬头看了一眼天,天上只有一丝云彩,尽管太阳还高悬在天上,那丝
-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竟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