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歌·汉民谣》原文与赏析
汉民谣
直如弦,死道边。 曲如钩,反封侯。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 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是东汉时代的两首民谣。这类作品把社会生活中的怪现象如实地反映出来,也使人觉得怪诞不经。
前面一首揭露了封建政治的黑暗腐朽:正直的君子之人被迫害而死,抛撇路旁。奸邪小人心地弯曲,反而被封为公侯大官。诗以弦喻直,以钩写曲,形象生动;一为死道边,一为封王侯,对比鲜明。由于两种人的遭遇颠倒了,起了辛辣的讽刺和有力的抨击作用。
第二首更广泛地写出了颠倒是非的怪现象。举荐的秀才,实际上是不知诗书的家伙;推举的孝廉,也是和父母分居的混蛋。号称寒素清白的达官贵人,却是浊如污泥的奸徒;那些居于高堂的所谓良将,胆子比鸡还小。这也是把那些统治者的名与实作了鲜明的对比。对比两方的差度愈大,愈使人觉得荒谬,也愈能激起人们的愤慨。
颠倒歌是社会上颠倒了的生活的写照,因而在旧社会人们广泛传唱。还有的从劳动人民方面着眼的颠倒歌。例如:“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的,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编凉席的睡光床,当奶妈的卖儿郎。”后世文人创作也吸收了颠倒歌的写作方法。宋代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只是文人作品不及民间创作尖锐,也就是所举对立方面还不够突出,使人觉得不如民间歌唱那么“怪”,艺术效果反而弱了些。
-
巫峡盘涡晓,黔阳贡物秋。丹砂同陨石,翠羽共沉舟。羁使空斜影,龙居閟积流。篙工幸不溺,俄顷逐轻鸥。竹宫时望拜,桂馆或求仙。姹女临波日,神光照夜年。徒闻斩蛟剑,无复爨犀船。使者随秋色,迢迢独上天。
-
[唐]丰干日日日东出,日日日西没。不知千古万古人,送向青山成底物。丰干(?—713),唐代
-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出处】唐王维《酬张少府》。 【翻译】松林的轻风,吹拂着解开的衣带; 山上的明月,映照着正在弹琴的我,这是描写作者王维远离尘世,在松林月下解带弹琴的闲情逸趣。 表现了
-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作品赏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
-
这篇赠序是贞元二十一年(805)春,韩愈谪居阳山时写给青年朋友区册的。当时韩愈心情极其郁闷,却有广东书生区册,从南海乘船慕名前来求学,对于困顿郁结的韩愈来说,何等难能可贵!在区册省亲离别时,韩愈写下了这篇序赠送给他,记述两人在阳山难忘的相处,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
《烂柯》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旧题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
-
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的人来,说今年是建校九十周年,想印个纪念文集,希望我写点什么。我有些胆怯,因为没有什么值得听听的话好说。但又义不容辞,这有如为亲长开个纪念会,不管我怎么可有可无,也非参加不可。问内容
-
不羡三刀梦蜀都,聊将八咏继东吴。卧看古佛凌云阁,敕赐诗人明月湖。得句会应缘竹鹤,思归宁复为莼鲈。横空好在修眉色,头白犹堪乞左符。
-
人间无复动机心,挂了儒冠岁已深。惟有诗家风味在,一坛松月伴秋吟。
-
新城非故里,终日想柴扃。兴罢花还落,愁来酒欲醒。何人初发白?几处乱山青?远忆湘江上,渔歌对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