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之》情诗三百首赏析
敬之
作者: 张迪 【本书体例】
【原文】:
敬之敬之(1),天维显思(2),命不易哉(3)。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4),日监在兹(5)。维予小子,不聪敬止(6)。日就月将(7),学有缉熙于光明(8)。佛时仔肩(9),示我显德行(10)。
【鉴赏】:
敬之是周成王敬天自戒并告群臣的诗。与上篇访落作于同时,诗旨相近,但同中有异。孔颖达认为:“访落,与群臣共谋;敬之,则群臣进诫。文相应和,事在一时”(闵予小子·疏)。前篇重在咨询群臣,尊天敬祖;本篇重在自我警戒,敬天勉己。
全诗一章十二句,可分上下两段,各有六句。方玉润认为:“此诗乃一呼一应,如自问自答之意,并非两人语也”(诗经原始)。所以此诗是自成问答式的完整统一体。上一段,旨在敬天自箴;下段旨在警戒自勉。两段有机联系,互为补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
前六句先写敬天。周王敬天思想极为强烈。他们认为周之代殷乃是天意所钟,周王朝是否长治久安,也取决天命。敬天,是为了树立权威,以显示自己是“真命天子”,一切只有顺从上帝,才可以逢凶化吉,国运昌盛。诗中讲了敬天之由有二,一是天命不易,只要奉行天道,必会得到天的福祐。二是“二气之运行,万物之化育,皆天升降其事也”(陈启源毛诗稽古编)。天是世间万事万物的主宰,万不可违,况且皇天正在每日每时地监视着一切。
后六句,写自戒,是为了树立榜样。周王既严以律己,也严以待人。“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是自谦,也是实情。因为自己年幼无知,不太懂得敬天明道之事,所以必须学习,通过日积月累,力求尽快走上替天行道的光明之路。严于责己,勤奋向学,才能使自己所作所为既不违背列祖列宗之托,又能“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诗末是对大臣的期望:“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既是前面诗意的延续,又是“敬天”、“自戒”之意的兴化。目的只有一个:继承发扬祖先的美德,更好地承担起上天赋予的家邦重任,使周祚万世不替地绵延下去。
此诗工于发端,起势突兀,单刀直入,揭明诗旨。作者以复叠的词语,急促的节奏,警诫自己,激励自己,要尊崇天命,严以律己,自立自强,奋发有为;而且在警呼之中融进了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情恳意切,使人警醒,催人自励。另外,诗歌又工于锤炼语言,创造生动警策的语汇。如形容天帝居高临下,洞察一切用“高高在上”;形容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求得学问用“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这些今天都已成为成语、格言,甚至成为后世学人士子奉行不渝的座右铭。诗在句式上以四言为主,但又间有六言和七言,参差变化,错落有致,增加了诗语疏荡流转之美。
-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 ——《晏子春秋·杂上五》 衣不经新,何由而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故人虽故昔经新,新人虽新复应故。 ——[南朝陈]江总《闺怨篇》 夫物新则壮,旧则老; 新则
-
他们的爱情像掌心里的一滴水, 无论是摊开还是攥紧, 都会从指缝间悄然流失 …… ——题记 提起沂蒙革命根据
-
诗韵一逢君,平生称所闻。粉毫唯画月,琼尺只裁云。鲸阵人人慑,秋星历历分。数篇留别我,羞杀李将军。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壁立孤峰倚砚长,共疑沉水得顽苍。欲随楚客纫兰佩,谁信吴儿是木肠。山下曾逢化松石,玉中还有辟邪香。早知百和俱灰烬,未信人言弱胜强。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辛弃疾写的古诗词有哪些,内容包括辛弃疾写的古诗,辛弃疾写的古诗,辛弃疾最出名十首古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山东高中会考古诗词,内容包括高二会考必备古诗,古文,高二语文会考常考的诗句,高二会考必备古诗句。《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
-
新诗绝笔声名歇,旧卷生尘箧笥深。时向歌中闻一句,未容倾耳已伤心。
-
《菊花·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咏菊花诗鉴赏
-
《苹果树下》 闻捷 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 你不要,不要再唱歌; 姑娘沿着水渠走来了, 年轻的心在胸中跳着。 她的心为什么跳呵? 为什么跳得失去节拍? …… 春天,姑娘在果园劳作, 歌声轻轻从她耳边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