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小宛》情诗三百首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小宛》情诗三百首赏析

小宛

作者: 冯怀玉 【本书体例】

【原文】:

宛彼鸣鸠(1),翰飞戾天(2)。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3),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4),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同富(5)。各敬不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6),螺蠃负之(7)。教诲尔子,式榖似之(8)

题彼脊令(9),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10)。夙兴夜寐,无尔所生(11)

交交桑扈(12),率场啄粟。哀我填寡(13),宜岸宜狱(14)。握粟出卜,自何能榖。

温温恭人(15),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鉴赏】:

这首诗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诗序说小宛“大夫刺幽王也。”郑笺却说:“亦当为厉王。”魏源说:“礼记·祭义引‘明发不寐,有怀二人。’郑注谓‘明发’为明月,绛祭之夜,自夜达旦。‘二人’谓父母。与毛诗以‘先人’,‘二人’指文武者迥异。则是鲁韩以此诗为大夫兄弟绛祭其先人而权戒之诗。”王先谦却说:“三家诗义未详。”朱熹说:“此大夫遭时之乱,而兄弟权戒以免祸之诗。”又说:“此诗之词最为明白,而意恳至。说者必欲为刺王之言,故其说穿凿破碎,无理尤甚。”陈启源说:“小宛刺幽王,解者纷纭。“朱传”尽扫诸说,定为兄弟权戒之诗,合之诗词,甚为权似,独“天命不又”一语,终属难通。“朱传”曰:“各敬慎尔之威仪,天命已去,将不复来,不可以不惧也。唯天子受命于天耳,戒其兄弟,可妄称天命乎?下复云时王以酒败德,臣下化之,故首以为戒,仍不能脱刺时义矣。”其实这些说法有许多一致的地方,无论“刺幽王”、“刺厉王”,都是“遭时之乱”的作品,就不可能完全和“刺王”无关。我们今日阅读这首诗,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可以大体把握诗的主旨:在乱世之时,人民遭受种种苦难,诗人兄弟也遭到过不幸。为不致遭受更大的苦难,兄弟权戒要谨慎度日。诗中人民的苦难,诗人的惴惴,写得都比较深刻,反映了西周末年,大厦将倾之时的社会某个侧面。

首章用鸣鸠起兴。作者看见斑鸠在天空自由翱翔,悠然自得,而自己却充满了忧伤,以致夜不能寐。由于忧伤,诗人想起了“先人”,想起了父母。第二章紧承“我心忧伤”,盛事伤时,暗写当政者纵酒失仪败德,将致“天命不又”,王室堪忧。周代开国之初,周成王的叔父康叔封于殷的故乡,因为殷氏嗜酒,周公鉴于前代以酒亡国,商纣“诞惟厥纵于非彝;用燕丧威仪,民罔不尽伤心。”“故天降丧于殷惟逸。”特别以成王之命做酒诰,下令不许群饮,要康叔牢记。但是现代的执政者却“壹醉日夜”,群饮无度。诗人将正直聪明的人同昏妄无知的人的饮酒加以对比,对后者的聚众狂饮,滥醉失德,丑态百出,狂妄无礼,进行了愤怒的鞭挞。作者警告说,如果醉酒失德,天将不佑。

三、四两章,是对兄弟的劝勉。第三章写教子,前四句写了两件事,庶民采摘田里的菽,蜾蠃负养螟蛉之子,是兴,也是比,希望兄弟们能象蜾羸那样抚养教育其后代,教他们学好以承祖德,以继学业。第四章以脊令鸟起兴,写兄弟们起早睡晚辛勤劳作,我们这一代是对得起祖先的。善以教子、勤以律己。一善一勤正是正直的人的本色。抒发了诗人在乱世愿独善其身的愿望。

然而身处乱世之人,想求平安而不可得,所以诗的第五章便写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前两句诗人用了一个比喻:桑扈鸟本来食肉不食粟,现在也只得到场圃上来啄食粟,比喻生活之困苦。第三、四两句说已经穷困到了极点,又被无端投进监牢。最后两句写人人自危,纷纷求人占卜,以求生路。这一章三个“我”,既是诗人自己,也是指当时的国人。政局的腐败,民生的困苦,都写了出来。这是善良的人们的一种控诉。

第六章,连用三个比喻,把人们处于乱世的恐惧心理写的怵目惊心。善良的人们象扒在树上一样,随时都有掉下去的危险;人人都小心翼翼,好象站在悬崖峭壁上一样,随时都有坠落的危险;人人都是战战兢兢的,好象踩在薄冰上一样,随时都有落入冰水中的危险。郑笺云:“衰乱之世,贤人君子虽无罪,犹恐惧。”

这首诗,从内容上看,首章总起,先写自己的忧伤,次章申诉忧伤的根源。三、四两章写自己的一种心愿,五、六两章写自己产生这种心愿的社会环境。这是善良人们在乱世困苦中的一种诉苦,一种哀号,一种希望。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了周王朝末世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困苦。

在艺术表现方面,兼用赋比兴三体,将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而以抒情为主,有的章低回不已,有的章悲愤沉痛,读来很是感人。就比而言,本诗用比较多,且生动形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猜你喜欢
  • 王勃《采莲曲》全诗翻译及赏析

    采莲曲 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櫂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

  • 明清小说之《老残游记》内容解读与赏析

    刘鹗 晚清著名长篇小说《老残游记》系刘鹗(1857—1909)所作。1903年刊登在商务印书馆的《绣像小说》上,但刊登到第13回时突然中止了。原因是,《绣像小说》改动了第10回的结尾部分,并删去了《老

  • 宗利华《面孔》

    我长久地站在那一幅幅被放大了的照片前。那是一张张老人的面孔。有一段时间,我感觉语言苍白无力。此前,曾有幅油画,也感动过我,相信许多

  • 韦应物《夏冰歌》全诗赏析

    出自玄泉杳杳之深井,汲在朱明赫赫之炎辰。九天含露未销铄,阊阖初开赐贵人。碎如坠琼方截璐,粉壁生寒象筵布。玉壶纨扇亦玲珑,座有丽人色俱素。咫尺炎凉变四时,出门焦灼君讵知。肥羊甘醴心闷闷,饮此莹然何所思。

  • “日月丽乎天”注释、译文和感悟

    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 ① 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周易·彖传》) 注释 ①重明:两个离卦相叠,明而又明。 译文 日月附丽在天,谷物和草木附丽于地,光明再加光明且附丽于正道,就能推教化,促

  • 风赋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见于《文

  • 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全诗鉴赏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作品赏析【原题】: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

  • 《陪尚书游中财夜大风雨尚书及任卿史石泉皆耆赏析》

    【原题】:陪尚书游中财夜大风雨尚书及任卿史石泉皆耆年德清谐季并余以晚辈侍

  • 春天古诗词小报手抄报(关于春天的古诗手抄报图片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春天古诗词小报手抄报,内容包括关于春天的古诗手抄报图片,关于春天古诗的手抄报怎么画,春天的古诗配画(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

  • 刘禹锡《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全诗赏析

    越中蔼蔼繁华地,秦望峰前禹穴西。湖草初生边雁去,山花半谢杜鹃啼。青油昼卷临高阁,红旆晴翻绕古堤。明日汉庭征旧德,老人争出若耶溪。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