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文观止·《国策》·鲁共公择言》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文观止·《国策》·鲁共公择言》鉴赏

古文观止·国策·鲁共公择言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2】:“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 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夜半不嗛【3】,易牙乃煎熬燔灸,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 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 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4】,左江而右湖, 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 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以;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5】,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6】,强台之乐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梁王称善相属。

【注释】

【1】鲁共公:鲁国国君,名奋。

【2】避席:古人席地而坐,避席即站起身,离开座席,表示严肃恭敬。

【3】嗛:舒服、快意。

【4】楚王: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强台,即章华台。崩山,一作崇山。

【5】白台、闾须:皆美女名。

【6】夹林、兰台:皆魏国供君主游乐的林、台名。

【赏析】

鲁共公择言是选自战国策·魏策三上的一章,文章记叙了梁惠王在范台宴集诸侯时,鲁共公在席间的一番祝酒辞。题目中所谓“择言”, 即择善而言的意思, 也就是选择具有深刻意义的话的意思, 因此可以看出, 这篇祝酒之辞不同一般。这篇文章虽短小, 但其含意深邃, 结构严谨, 文气疏朗而自然, 语言整齐而不板滞, 可以说是独具特色。

战国时期, 某些强大的诸侯国国君经常将朝见他的附庸国国君召集在一起, 饮宴娱乐, 既显示其强大, 增加其影响, 又是追求更侈靡的淫乐。梁惠王在位之时, 魏国较为强盛, 于是建筑范台。范台又名吹台, 是魏国君臣娱乐游宴之所。此次鲁、卫、宋、郑等诸侯小国的国君朝见梁王, 梁惠王得意非常, 在吹台宴集诸侯国众国君。梁惠王让鲁共公祝酒, 鲁共公在祝酒辞中, 以巧妙的引证, 委婉而中肯地劝导梁惠王, 告诫他消除侈靡淫乐, 不然有亡国之虞, 语短义长, 道理深刻。

文章开始先概括叙述梁惠王与诸侯宴饮的情况。“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一句, 言虽简而作用大, 既交代了当时情况, 又总领全篇, 文章皆由此而生,这一句表明了梁王的主人地位, 而与会诸侯都是弱小之邦。一“觞”字点出宴饮, 而“范台”又是魏国之名台, 聚美女歌吹娱乐之所在。在此梁惠王自满自得, 恣意作乐的情形自然表露出来了, 为下文作了铺垫交代。接着写“酒酣”梁王“请鲁君举觞”, 即请鲁共公为与宴的诸侯们祝酒,更突出了梁惠王在这些诸侯中的身份和地位, 并引出鲁君的祝酒之辞。

文章的主要部分是写鲁共公非同凡响的祝酒辞。鲁共公起身, 离开座席祝酒,“避席”这一举动不同寻常, 认真严肃可想而知。“择言”一词更显示出鲁共公不是一般地祝酒助兴, 而是大有用意。鲁共公的祝酒辞分两层,第一层先以“昔者”领起对古代一些贤明君主对酒色淫逸要提高警惕看法的陈述。文章分别以大禹饮仪狄所造之酒, 觉得异常醇美, 而引起警觉, 疏远了仪狄, 再也不喝美酒,并告诫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说明戒酒对一国之君的重要意义。又以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食易牙五味之调而感到舒适, 引起警觉, 告诫说“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 又以晋文公得美女南之威, 引起警觉, 告诫说:“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 楚庄王有章华台之乐, 醒悟后“盟强台而弗登”, 告诫道“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 说明国君要警惕嗜欲女色等。文章在这里将禹与著名的春秋五霸中有作为的国君拈出, 写他们也曾经受到过美酒、佳肴、女色、高台陂池之乐的诱惑, 但他们都是有理智又贤明的君主, 都能很快有所觉悟, 戒掉酒色娱乐给他们带来的坏毛病,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治国安邦, 给后世提供了榜样。这层以古人为镜, 写得文辞严整, 文势贯通, 方面俱全, 又有层次感, 同时又具有信手拈来, 出口成章的味道。

在第二层中, 鲁共公极自然地将梁惠王与古代贤明君王对比, 从以上四个相应的方面指出梁惠王奢侈淫靡俱全, 已显露出亡国之兆, 却还自恃强大, 不知醒悟, 点明其“择言”祝酒的深刻含义所在, 突出文章的主旨。这段话也是分四方面排比写来,对照鲜明,劝讽之意自然显现其中,并在最后以“有一于此,足以亡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告诫梁惠王,语言遒劲有力度,动人心魄,同时又自然得体,使梁惠王最终也不得不服服贴贴地“称善相属”。

这篇文章短小精悍,结构严整,笔法简练,以祝酒辞的形式,却说出事关国家兴亡的大道理,劝讽有力,含义深刻。文章语言句式整齐,而富

于变化,前后对应,有繁有简,如此短章笔法之妙,不可言喻。

猜你喜欢
  • 《墙上的斑点》作品分析

    一译《墙上的记号》。英国意识流*作家维吉尼亚·吴尔夫*的第一篇意识流作品。写于1917年,于1919年正式发表。 小说写一个女主人公看见墙上

  • 苏轼《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全诗鉴赏

    (一作六月六日以病在告,独游湖上诸寺,晚谒损之,戏留七绝)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烦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 《楚歌十首(其九)》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楚歌十首(其九)三峡连天水,奔波万里来。风涛各自急,前后苦相推。倒入黄牛漩,惊冲滟滪堆。古今流不尽,流去不曾回。题解宪宗元和十年

  • 日军在天津制造的惨案

    1937年7月7日之前,日本在天津设立租界,在海光寺建立兵营,作为侵略华北乃至中国的桥头堡。七七事变后的第五天,日军向天津大量增兵,并开始攻占天津。 日本侵略军动用飞机、大炮,对市区的火车站、市政府、

  • 李济深《登庐山二首》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李济深登庐山二首一万方多难上庐山,为报隆情一往还。纵使上清无限好,难忘忧患满人间。二庐山高处最清凉,却恐消磨半热肠。自是人间庸俗骨

  • 辛弃疾《江行吊宋齐邱》全诗鉴赏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 朱放《题竹林寺》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题竹林寺朱放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朱放(?—约788),字长通,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居襄阳,安

  • 刘禹锡《赠长沙讚头陀》全诗赏析

    外道邪山千万重,真言一发尽摧峰。有时明月无人夜,独向昭潭制恶龙。

  • 《江南春・秋风清赏析》

    此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愫。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评此词云:“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图景: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

  • 雁儿落带得胜令·叹世·吴西逸

    雁儿落带得胜令·叹世 吴西逸 春花开杜鹃。秋月看归燕。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苦三间厦。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