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放《题竹林寺》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题竹林寺
朱放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
朱放(?—约788),字长通,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居襄阳,安史之乱中,移居剡县(今浙江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唐才子传说他“南来卜隐剡溪、镜湖间,排青紫之念,结庐云卧,钓水樵山”。德宗建中三年(782)曾任江西节度参谋,不久便辞职。贞元二年(786)征为右拾遗,未去就职,不久,在扬州去世。全唐诗录其诗一卷,全唐诗外编补其诗一首。
题竹林寺一作题鹤林寺。明一统志卷十一镇江府说:“鹤林寺在黄鹤山,旧竹林寺,刘宋高祖微时,尝独卧讲堂上,及登极改今名。”可见唐代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南的黄鹤山。
起句写人生苦短,次句写竹林寺所坐落的黄鹤山风景很美。竹林寺周围的美景很多,在一首五言绝句难以尽说,于是用“烟霞”两字突出了其中的特点。“烟”能使读者联想起寺庙中,香烟缭绕的样子,“霞”则写出了镇江黄鹤山的地理特色,因为它毗邻长江与大海,空气湿度比较大,经阳光照耀,很容易出现彩霞。前两句将有限的生命与无尽的自然景色构成了一对难以克服的矛盾,为诗人发表感慨作了铺垫。
后两句是说我之所以在竹林寺里流连忘返,是因为我以后没有多少机会再来了。这两句诗妙在通过诗人的流连忘返衬托了竹林寺的美。同时对人生短促也有深深的感慨,末句设问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由于人生短促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在这一无情的事实面前,有人主张只争朝夕,但是也有人主张及时行乐。后者也是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如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再如曹操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此诗也可以说是上述诗歌主题在新时代的回响。
-
作者: 王燕 【作家简介】佐多稻子(1904— )是日本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作品赏析此亦云安春作,乃水阁所闻子规也。《杜臆》:一说子规非杜鹃。乃叫不如归去者。峡里云安县,
-
凭高眺望,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魂非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
-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
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2), 平明送客楚山孤(3)。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4)。 【注释】 (1)此诗作于王昌龄任江宁丞期间(约741747)。昌龄官江宁丞之日,因晚年不拘小节,谤议沸腾
-
学之言觉也,以先觉觉后觉;学之言效也,以后人师前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学之言觉也,以先觉觉后觉;学之言效也,以后人师前人。》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驻马听·吹 白朴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 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白朴简介:白朴和马致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必备古诗词鉴赏收获或心得,内容包括小学生读古诗的收获和感受,小学必备古诗词80首我的感悟,谈谈你学古诗的感受,或收获。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在古诗文阅读训练中我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古诗文量的积累,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
-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注释】咽(yè):声音断续低沉。秦:长安一带。古属秦国。娥:美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