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固是藏身之恕。有诸己而不求诸人,无诸己而不非诸人,自是无言之感。《大学》为居上者言,若士君子守身之常法,则余言亦蓄德之道也。
【名句】“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①,固是藏身之恕。有诸己而不求诸人,无诸己而不非诸人,自是无言之感。大学为居上者言,若士君子守身之常法,则余言亦蓄德之道也。
【译文】大学说:“自己有善,然后才可以勉励别人向善;自己无恶,然后才可以纠正别人的恶。”这固然是隐藏自身的恕道。但是自己有善也不责求别人,自己无恶也不非议别人,这才是一种无言的感动力。大学讲的这些是对居于上位的人说的,如果士君子能把这点作为洁身自好的常法,那么我的这番话也是修养道德的方法。
注释
【注释】①“有诸己而后求诸人”二句:语出大学第九章:“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朱熹注:“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然后可以正人之恶。皆推己以及人,所谓恕也。不如是,则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矣。”
-
古文观止·《左传》·齐国佐不辱命 (成公二年)
-
长干行 作者: 李白 【原
-
我常常,在梦幻中寻觅一处不失繁华、且又使心灵得到小憩的境地。久久地,不知所踪。一个无意间的偶然,细品一个极富创意的名称,心怦然
-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作品赏析须知胡骑纷纷在:一作虽随胡马翩翩去。莫厌:一作好是。唐
-
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 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值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名言: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注释: 五色: 指青、赤、黄、白、黑。目盲: 喻眼花撩乱。五音: 指角、徵
-
风暖凌开,土昌泉动〔1〕。游尘曝日,鸣雉依陇〔2〕。主人拂黄冠,拭藜仗〔3〕,布蔬种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其他(花、草、树)”类的诗句。
山有枢,隰有榆。 ① 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② 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③ 山有栲,隰有杻。 ④ 子有廷内,弗洒弗埽。 ⑤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 ⑥ 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⑦ 山有漆
-
古代诗文名篇之诗歌·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原文、鉴赏和解读
诗歌·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