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情诗三百首赏析
小明
作者: 王苏生 【本书体例】
【原文】: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1)。我征徂西(2),至于艽野(3)。二月初吉(4),载离寒暑(5)。心之忧矣,其毒大苦(6)。念彼共人(7),涕零如雨。岂不怀归?畏此罪罟(8)。
昔我往矣,日月方除(9)。曷云其还(10)?岁聿云莫(11)。念我独兮,我事孔庶(12)。心之忧矣,惮我不暇(13)。念彼共人,睠睠怀顾(14)。岂不怀归?畏此谴怒(15)。
昔我往矣,日月方奥(16)。曷云其还?政事愈蹙(17)。岁聿云莫,采萧获菽(18)。心之忧矣,自诒伊戚(19)。念彼共人,兴言出宿(20)。岂不怀旧?畏此反覆(21)。
嗟尔君子,无恒安处(22)。靖共尔位(23),正直是与(24)。神之听之,式榖以女(25)。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26)。靖共尔位,好是正直(27)。神之听之,介尔景福(28)。
【鉴赏】:
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抒情诗。有人以为抒发的是士大夫“悔仕于乱世”(诗序)的情怀;也有人认为是“言幽王日十其明,损其政事,以至于乱”(郑笺)的史实。与这两种看法相吻合,有人指出共人是位高逸的隐士,或是一位君王。但从整个诗意来看,这些看法都不切合实际,不准确。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首写一位久役远荒之地的官吏的牢骚怨愤的诗,抒发的是苦役、忧时、思友、怀归等种种复杂的感情。共人是诗人志趣相投的同事僚友。我们以为这一看法较符合诗的原意。
全诗五章分两部分。前三章主要抒写诗人久役的苦楚及种种复杂的心理;后两章主要写诗人对朋友的劝慰之语。
诗人久役远荒之地,经常不被召还,苦闷至极,祈求上天来体察人间的不平和他的苦衷。全诗以“明明上天,照临下土”开篇,定下了“铺陈其事而直言之”的抒情基调。诗人以简洁笔触叙述了久役的经过,强烈突出了离家路途的遥远和时间的漫长,以领起下文的怨愤之辞。接着,诗人以复沓的联章形式,反复咏叹思友、怀归、忧时等苦闷情怀和复杂的心理。
“心之忧矣,其毒大苦!”(一章)
“心之忧矣,惮我不暇!”(二章)
“心之忧矣,自诒伊戚!”(三章)
第一章重点抒发了久役思念之情;第二章哀叹政务的繁忙;第三章更突出了对时局焦虑的心情。但是,在这三章中,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对怀归不能的忧伤和对仕宦之途险恶的畏惧等等这些感情是一脉相承,步步深化的。诗中写到:
“岂不怀归?畏此罪罟!”(一章)
“岂不怀归?畏此谴怒!”(二章)
“岂不怀归?畏此反覆!”(三章)
复沓联章形式的咏叹,把诗人的内心的苦闷愁思抒发得淋漓尽致,动人心魄。
诗转入第二部分(即后两章)后,章法一变。诗人直接告诫朋友不要贪图安逸,而要居安思危,勤谨供职,要与品德端正的人交往,这样就不致于罹祸,神人知道了,也会赐给你无尽的大福。这不仅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殷切关怀的友情,同时,也对当时士大夫苟且偷安,道德沦丧的现实的针砭。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方面极有特色。它往往选择极富特征的细节来塑造艺术形象,来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在描绘诗人“念彼共人”的情状时,选择了三个很有特征的景象,或“涕零如雨”,或“睠睠怀顾”,或“兴言出宿”。使抒情形象跃然纸上,心理描绘深妙入微。在描写诗人苦闷忧伤的情感时,诗突出地抓住时间变易的特征,因为时间的变易最能激发异乡游子的愁肠,所以,诗的抒情都与时间的变易紧密相关。可以说,触发诗人思乡、念归的种种情怀,都是时间的变易激发的。诗中写到:“二月初吉,载离寒暑。心之忧矣,其毒大苦!”(一章)“岁聿云莫,采萧获菽,心之忧矣,自诒伊戚!”这就把诗人痛苦的思乡、归怀之情表现得更为深切感人。
这首诗结构上也很有特色。它首尾自然相连贯,层次清晰完整,诗以诗人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有机体。诗人由行役太多而苦恼,由苦恼而思友,由思友而念归,由念归而畏惧罪责,因而产生欲归不能,无可奈何的心情,显示出无尽的忧伤。最后只好托言劝友,以寄深情。情感发展波澜起伏,线索脉经井然有序。尤其是,艺术手法与章法的变化与情感的变化相一致、相融合,更给人以迭宕多姿,回肠荡气的美感。
-
三江路千里,五湖天一涯。何如集贤第,中有平津池。池胜主见觉,景新人未知。竹森翠琅???疃戳鹆АK?褚晕?剩?柿⒍?乃妗N闹?吆稳耍??辞字各狻J柙涑鋈艘猓?峁沟玫匾恕A榻笠凰阉鳎?じ盼薅菀拧R蛳抡耪記
-
唐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注释】值:正逢。水如海势:江水如同海水的气势。聊:姑且
-
咏花诗词之《凝露堂前紫薇花两株,每自五月盛开九月乃衰》全诗原文鉴赏
杨万里 晴霞艳艳复檐牙,绛雪霏霏点砌沙。 莫管身非香案吏,也移床对紫薇花。 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 谁道花红无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 杨万里所咏的紫薇花(二首),赞美紫薇花花期之长,五月盛开
-
一 雪大如席,天地苍茫。 如撕碎的羽绒被,一抖,天地间就充斥着这白色的精灵。雪花急切地扑向大地,沉重的身形将厚厚开得正好的苇絮
-
潘岳《悼亡诗·其一》 荏苒冬春谢 2 ,寒暑忽流易 3 。之子归穷泉 4 ,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 5 , 淹留亦何益?黾勉恭朝命 6 , 回心反初役 7 。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8 。帏屏无仿
-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
上国旅游罢,故园生事微。风尘满路起,行人何处归。留思芳树饮,惜别暮春晖。几日投关郡,河山对掩扉。
-
这是一首闲适诗。“闲适诗”的特点,向例是以自然闲散的笔调写出人们无牵无的悠然心情,写意清淡,但也反映了生活的一个方面。同时,有些佳作,在艺术上不乏可资借鉴之处。此诗是写诗人酒醉月下花丛的闲适之情。 起句“几年无事傍江湖”,无所事事,
-
庄子 庖丁 (1) 为文惠君 (2) 解牛 (3)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4) ,砉然响然 (5) ,奏刀騞然 (6) ,莫不中音 (7) : 合于《桑林》 (8) 之舞,乃中《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②,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③,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④,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