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元]岑安卿》原文与赏析
[元]岑安卿
亭亭千载松,起自一寸植。
苟无斧斤患,寿可比金石。
青青园中草,一雨回故色。
清霜忽飘零,憔悴在顷刻。
元人岑安卿的这首古意诗,借千年古松与园中青草的对比,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诗以“古意”为题,暗示了作者作诗的目的在于借古松为喻来说明做人的道理。
全诗明显分两层。前四句写松树。“亭亭”形容松树高高耸立,亭亭如盖。“千载”点明松的树龄之长,堪称古松。千年古松,巍然独立,四季长青。但它也不是天然生成,而是从小小的一寸树秧渐渐生长起来的。从“一寸植”到“千载松”,其间一定经历过无数次狂风暴雨的洗礼,严霜酷雪的摧压,但松树从不低头,从不弯腰,它只是顽强的生长着,生长着。假如没有人类的无情砍伐,松树的寿命一定可与金石一样万古不朽。后四句写小草。“青青”写出园中草的繁茂。一场春雨,它们便由黄返青,恣意生长。但是好景不长,白霜忽然飘落,顷刻间就草色憔悴,萎枯蔫耷。小草极易生长,也极易衰败,终究经不住风霜,显得非常柔弱、脆软,与松树相比,实在渺小得不值一提。
整首诗先写松树,后写小草,合起来表明一个意思:松树从小到大,千载不衰,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不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而小草易荣易枯,不经风霜,因为它过于柔弱,缺乏坚强的意志。因此,我们做人,应像松树那样不择地势条件,顽强地活着,而不要像小草那样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轻易改变自己的本色。这正是这首诗所要揭示的哲理。
这首诗从表现手法上看有一个突出的特色,那就是采用比喻对比的方法使诗意显得含蓄蕴藉。诗中没有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而是着意刻画了“松”和“草”两个艺术形象,将哲理寓于形象之中,在形象的对比中让读者自然领悟到作者的人生态度。写松树突出其“古”,又说这“古”起于幼小的树苗,省去其间松树生长过程的叙述,但它能由“一寸植”长至“千载松”毕竟不是易事,它一定有着不寻常的生命力。为了强化这层意思,作者又以“苟无”二句展开联想,假设没有人的砍伐,松树定能抗击各种恶劣环境而至常青不衰的。这就突出了其顽强的特征。写小草突出其“变”,“一雨回故色”此一变;“憔悴在顷刻”此二变。从草色的这二变中可见草的荣枯不是取决于它的内在的生命力,而是因了环境的改变而随之变化的。这就突出了其柔弱无力的特征。这样,将松树与小草对立起来,在相互比照中,虽然没有点明所喻的对象,欣赏者却是能心领神会,由具体的形象自然过渡到哲理的思考的。
其实,这种比喻对比的写法并不是岑安卿所首创。我们可以从他以前诗人的作品中找出许多类似的诗作。李白古风(其四十七)说:“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岂知南山松,独立自萧瑟!”这首诗通过桃花与松树的对比,比喻小人得志于一时,而君子则独立于一世。唐朝唐备的失题诗说:“天若无雪霜,青松不如草。地若无山川,何人重平道。”青松和草的对比,山川和平道的对比,都是比喻人的两种品质和性格的,也没有点明比喻的对象。另一首古小说常提到的诗:“善似青松恶似花,青松冷淡不如花。有朝一日浓霜降,只见青松不见花。”以松和花的对比为喻,比喻善和恶的对立,把比喻的对象点明了。由此可见,岑安卿的这首哲理诗,从诗意的确定,到比喻物的选择,表现手法的运用,都是有所师承的。但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岑安卿更注重细腻的刻画,客观的描述,将自己的主观见解隐藏到形象的背后,让读者仔细玩味,思而得之,这就比前人的作品更多一层婉曲,更具艺术魅力。
-
韦庄《稻田》 韦庄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这首描写稻田的田园诗,极富诗情画意。 一、二两句,极为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稻田的旖旎风光。“稏”即水稻的别称。诗人一开
-
宋词典故·玄霜捣尽 【出典】 旧题汉·班固《汉武帝内传》:“仙家上药有玄霜、绛雪。”(据《初学记》卷二引)唐·裴鉶《传奇·裴航》:仙人樊夫人“使袅烟持诗一章,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
-
李端 暮雨萧萧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 闻君此夜东林宿,听得池荷几番声? 这诗是作者寄给朋友卢纶的。虽皆从景物着笔,却传达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诗分上下两层。 上层先从己处写起:“暮雨萧萧过凤城,霏霏飒
-
这是一首情词,与姜夔青年时代的“合肥情事”有关,词中怀念和思恋的是合肥的旧日情侣。可以看出,白石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虽往事已矣,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加上人事变幻的沧桑,并没有改变白石对合肥情侣的深深眷恋。所以在长期浪迹江湖中,他写
-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
《牡丹·平韵满江红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陈允平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年代】:唐 【内容】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赏析】:
-
穷巷凄凉苦未和,君家庭院得春多。不辞瘦马骑冲雪,来听佳人暗踏莎。破恨径须烦麹糵,增年谁复怨羲娥。良辰乐事古难并,白发青衫我亦歌。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放朝三日君恩重,睡美不知身在何。
-
《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 (1)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2) :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3) 。”孔子曰: “求 (4) ! 无乃尔是过与 (5)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6) ,且在邦域之
-
一年年觉此身衰,一日日知前事非。咏月嘲花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希子平嫁娶贫中毕,元亮田园醉里归。为报阿连寒食下,与吾酿酒扫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