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调·游葛岭归有感·[元]王义山》原文与赏析
[元]王义山
胜地独湖山,满堂贮风月。歌舞气象,雪回云遏。红鞋朱帽,隔岸换船,芙蓉万迭。人稀到,这清绝。
因思旧事,庄敞平泉宅。莫与他人树石,对儿孙说。难全晚节,不如一丘壑。住茅屋三间,任穷达。
王义山,字元高,丰城人。嘉定七年(1214)生。景定三年(1262)进士。主管尚书刑工部架阁文字,权主管官告院,通判瑞安。入元后官提举江西学事。至元二十四年(1287)卒,有稼村类稿三十卷,一生历仕宋、元二朝。
这首词当是诗人在宋亡入元后的作品。词的上阕描绘游览杭州西湖畔的葛岭时所见:湖山独秀,风月满堂,游人红鞋朱帽,划船戏水寻乐,好一幅歌舞升平景象!接着,诗人在下阕写所忆所感:诗人所见游人已忘却大宋亡国之恨想到的是:“因思旧事,庄敞平泉宅。莫与他人树石,对儿孙说。”由此而感慨万端:“难全晚节,不如一丘壑。”
“难全晚节,不如一丘壑。”意思说:如果难以保全自己的晚节的话,就比不上一个土丘、一条山沟。这是诗人珍重晚节,深层意识中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的外化。诗人为了保全晚节,竟然宁愿“住茅屋三间,任穷达”。其精神可嘉!诗人曾在另一首词中写道:“沆瀣金茎露,清洁玉壶冰。”(水调歌头·寿湖南胡太初)十分清楚地表露了自己爱憎分明的节操。这种廉洁思想和行为,在封建社会里是难能可贵的。
“难全晚节,不如一丘壑”。诗句运用明白如话的语言,深刻地表明了一个人保全晚节的重要意义。本当丘壑微不足道,诗人竟将它们与人们的晚节作对比,十分明确地指出不能保全晚节的人竟不如那微不足道的丘壑,从而更加强调了保全晚节的重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忠贞不二、坚守晚节的优秀品格。
“难全晚节,不如一丘壑。”鼓励和教育人们要保全晚节,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敦节俭以厚风俗,正名分以绝奸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敦节俭以厚风俗,正名分以绝奸萌。》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沸声常浩浩,洊势亦潺潺。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放溜情弥远,登舻目自闲。暝帆何处泊?遥指落星湾。
-
翩翩平肩舆,中有醉老夫。膝上展诗卷,竿头悬酒壶。食宿无定程,仆马多缓驱。临水歇半日,望山倾一盂。藉草坐嵬峨,攀花行踟蹰。风将景共暖,体与心同舒。始悟有营者,居家如在途。方知无系者,在道如安居。前夕宿三
-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名言: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注释: 重: 严格。以: 而, 连词。周: 周到, 全面。轻: 宽容。约: 少。 句意: 古代的君子, 责备自己
-
殷仲文风流儒雅 〔1〕 ,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 〔2〕 。常忽忽不乐 〔3〕 ,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4〕 。”至如白鹿贞松 〔5〕 ,青牛文梓 〔6〕 ,根柢盘魄 〔7〕
-
匠智无遗巧,天形极幽探。谓我爱山者,为山列前檐。颓垣不数尺,万嶮由心潜。或开如断裂,或吐似谺谽。或长随靡迤,或瘦露崆嵌。阴穴觑杳杳,高屏立嚵嚵。後出忽孤耸,群奔沓相参。靉若气融结,突如鬼镌鑱。昔岁贬荆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为民做事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为民造福的诗句,关于为人处事的古诗,形容为人服务的诗句。形容为民造福的诗句汇总如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 范仲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中,先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
王维《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首“送别”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写得极有层次。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刚刚送走了客人,天色晚了,掩上了树枝编成的
-
古文观止·战国策·庄辛论幸臣 臣闻鄙语曰①:
-
《世说新语》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