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情诗三百首赏析
桓
作者: 赵德福 【本书体例】
【原文】:
绥万邦(1),娄丰年(2),天命匪解(3)。桓桓武王(4)!保有厥士(5),于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于天(6),皇以间之(7)。
【鉴赏】:
大武舞在汉代失传。汉初承秦火之余文学凋零。而毛诗序出于汉代,所以毛诗对大武诸歌解释不甚详备,对桓释为“讲武类祃”之作。“类是祭天;祃是祭造为军法者,殆谓祭军神,亦犹后世之所谓祃牙或祭旗邪?”(陈子展语);也有人认为桓是“祀武王于明堂”的乐歌。但近当代学者根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载楚庄王的一段话:“武王克商,又作武其六曰‘绥万邦,娄丰年’”认为这是大武舞乐歌第六章,主要是歌颂武王克商立国之后,年丰物阜,国泰民安的景况。
一般说来,舞曲歌辞内容都不复杂。因为歌辞是乐舞的配角,它就不能喧宾夺主,但歌辞本身形象性却对表现功能很强的舞蹈动作有辅助渲染与画龙点睛的作用。
桓虽短,内容也不甚复杂,但如果读者发挥自己历史感的想象力就不难感受到皇家舞队手持干戚,在舞场上摆开气势磅礴阵容的烂漫景象,当开始喝一声“安万邦,娄丰年”,将使人们感到何等庄严与伟大。朱熹说:“大军过后,必有凶年”,老子·俭武曰:“师之所处,荆棘生焉”,但武王“绥安邦”诛无道,安天下的结果是“娄丰年”却获得丰年之祥。什么原因呢?正如郑笺说:“……则亟有丰熟之年,阴阳和也。”在左传(僖公十九年)也有所谓“周饥克殷而年丰”的记载。这在当时人们观念中认为似乎非人力所能,于是诗人得出“天命匪解”的结论。因为武王有上天佐佑故能克殷取天下。而今天我们当然认为是由于武王革命的进步性,以进步的封建社会生产方式,替代了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于是诗人从心底油然而生对武王的崇拜与感激,发出“桓桓武王”的赞叹。“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古今注家都疑“厥士”是“厥土”之谬。但朱熹不改本字解释,其实“保有厥士”有什么不通呢?这几句是述说武王功绩:他善于用人,并成功地向四方扩展,从而奠定了国家,拥有天下,即就是“保有其士而用之于四方,以定其家”,武王拥有英勇的兵和将,用他们去抚定四方,使家家安定,人人喜气洋洋。王师威风凛凛,所向披靡,在武王挥戈之下,一切顽敌都如灰飞烟灭了。诗的结尾二句“於昭于天,皇以间之”赞颂武王功德无限,其光彩明著于天,于是上天命令武王代殷治天下。周国受天命,正得天之眷顾,无人能代替。武王立国黑暗时代结束,光明时代使人们欢欣鼓舞。桓后两句也是大武全乐最后结尾,以反诘语终,益觉语意隽永,令人发出无限深思。
桓多为颂赞之语,但写得不空泛,内容实在集中,主题鲜明;情感真挚,颇具感染力;语言浅易、流畅。不可否认桓这首诗多夸饰成份,也有明显的阶级色彩及宗教天命思想。
-
淮水东南阔,无风渡亦难。孤烟生乍直,远树望多圆。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清流宜映月,今夜重吟看。
-
辞君岁久见君初,白发惊嗟两有余。容鬓别来今至此,心情料取合何如?曾同曲水花亭醉,亦共华阳竹院居。岂料天南相见夜,哀猿瘴雾宿匡庐。 作品赏析岁久:一作虽久。
-
青楼何所在。乃在碧云中。宝镜挂秋水。罗衣轻春风。新妆坐落日。怅望金屏空。念此送短书。愿同双飞鸿。 作品赏析【注释】:宝镜挂秋水。(水一作月)怅望金屏空。(金一作锦)念此送短书。(念此一作剪
-
《百合·咏百合诗》咏百合诗鉴赏 萧察接叶有多
-
【名句】画工须画云中龙,为人须为人中雄 语出清代秋瑾《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诗。画家应当画云中的神龙,做人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非凡的志向。云中龙:传说龙在云中最为活跃。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
贫人勿说大话,妇人勿说汉话。|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贫人勿说大话,妇人勿说汉话。》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七十八自择所安七十八自择所安 张文定公齐贤,从右拾遗为江南转运使。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事于怀中,文定自帘下熟视不问尔。后文
-
《青鸟(青鸾信)》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少鵹,一名曰青鸟。”又,《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载《大人赋》:“吾乃今目睹西王母皬然
-
凭阑人·无题 无名氏 点破苍苔墙角萤。战退西风檐外铃。 画楼风露清。玉阑桐叶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