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察《咏百合诗》咏百合诗赏析
百合·咏百合诗咏百合诗鉴赏
萧察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
甘菊愧仙方, 藂兰谢芳馥。
萧察(519—562),字理孙,南兰陵(今属江苏)人,昭明太子第三子。好学善属文。大通中封岳阳王,为东扬州刺史。后来武帝舍察兄弟而立简文,察为此而怀不平,迁雍州刺史。侯景之乱后,察遣使称藩,请为附庸。魏立为梁王,于襄阳承制,及元帝败没,建号于江陵,年号大定,在位八年,谥曰宣帝,有集十卷。
萧察的这首诗,是咏百合花较早的一篇。诗中所咏百合花,袅袅多姿,十分喜人。刻画精巧,情寓景中。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诗歌开端就直接入题,而且是描写百合最诱人的部分。百合花品种很多,其叶依不同品种而呈现出条形、倒披针形、长窄披针形、长圆披针形、卯圆形等不同形状。叶叶相接,株株比并,品种多样,然而各珠花朵的颜色都是一律。万珠齐发,花光耀眼。诗歌入笔就把人们带入淳美的境界中,给人以强烈的色彩感。其中“无异色”则给人留有充分想像的余地。百合花色有红黄、淡红、白、黄等不同色彩,如果珠珠相连,其花色不见其异,会给人们以广阔博大的群体美感,使人们仿佛置身于淡红的世界、洁白的世界、也许是黄色的世界之中。总之,让人望见了百合花的群体,花的海洋。这两句描写选择了较远的视角。
诗的三、四句写百合花含露低垂的静态美和随风摇曳的动态美:“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早晨,低垂的花叶含着晶莹如玉的露珠,时而微风拂过,则花儿摇曳偃俯,花浪此起彼伏,仿佛那一群群妙龄少女翩翩起舞,柔娜多姿,这怎能不使人怜爱无比? 以至使人们妙化在花群之中,忘怀自我。这里,诗人的视角是近看,而又由近及远,由一株推及群体。
总之,以上四句是描写百合花的整体美,而这一整体美是由静态美与动态美构成的。同时描写视角也有远有近,有个别也有一般。体察百合的心态也在不断地变化,由粗趋细,美感也在聚合,终于进发出理智的观感,推出结尾的两句:“甘菊愧仙方,藂兰谢芳馥”。 甘菊,一名真菊,花黄,小如指头,味甘辛,香味浓烈,可以咀嚼,泡茶,入药等。神仙传载:“康风子服甘菊桐实,后得仙。”藂兰,即丛兰。这两句是以甘菊、丛兰与百合比较,得出了均不如百合花美而味香的结论。甘菊虽然有使人成仙之方,它对百合花却自愧不如;丛兰虽然芳香袭人,但面对百合却又失去了自有的芳香。古今共赏的兰、菊尚且自愧不如,那么百合之美尽在不言之中,留给人们的是美的思索、探寻和陶冶。这里,诗人以比较与反衬的手法,烘托出百合花美而异香。诗至此而收笔,其赞美之情达到了高峰。
这首咏百合小诗,状物体察入微,生动形象,极富情韵,视角多变,写法多样,可见南朝诗人重视艺术表现的创作倾向,追求形式美的程度。
-
题解 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东汉后期进步思想家。他生活在东汉和帝、安帝至桓帝、灵帝之际,由于社会的黑暗,他终身不仕,隐居著书,讥评时政,传世之作有《潜夫论》十卷。《后汉书》
-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情恋母爱”类的诗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92字的古诗词,内容包括92字的经典古诗词,古诗92首,求高人帮助,初中生必背古诗词六十一首。原词:采莲令柳永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一叶兰舟,便
-
横吹杂繁笳,边风卷塞沙。还闻田司马,更逐李轻车。蒲类成秦地,莎车属汉家。当令犬戎国,朝聘学昆邪。
-
根据《勉学》的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的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一篇寓言文章,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文章通过描绘一个勤奋的蚂蚁和懒惰的蜗牛的对比,告诫人们要勤奋学习。勉学需坚持,有恒心和毅力,方能成就大事。这篇文章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值得读者深思。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十句左右),内容包括我要一首有10句左右的古诗..有要求的,全诗只有十句的古诗词,古诗10句。《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
-
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意答儿童问,来经战伐新。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鴒。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应论十年事,愁绝始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