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友(节选)·[唐]白居易》原文与赏析
[唐]白居易
白日头上走,朱颜镜中颓。
平生青云心,销化成死灰。
白居易的谕友,全诗二十六句,这里节选中间四句。谕友,劝慰朋友。诗人看到霜降叶落,于是悲秋伤怀,感慨万端:长安城里人欢乐,时光流逝不待人,青云之志成灰烬,朱门勋贤陋巷颜回运不同。诗人慨叹:“白日头上走,朱颜镜中颓。”
“白日头上走,朱颜镜中颓。”是说太阳在天空中自东向西移动,写时间的流逝;红润的脸蛋在镜子中渐渐变得衰老,写时间的流逝给人带来的则是朱颜凋颓。这两句诗十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时间与人的关系,反映了青春不常驻的必然规律。时间老人会带走一切,长年累月会把人的外貌、性格、命运都改变。这是一条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但是人们在时间老人面前又不是完全处于消极被动地位,时间老人送给珍惜它的人的礼物是聪明、美好、成熟和完美。相反,它留给那些对它慷慨的人的报复则是愚蠢、丑恶、幼稚和毁灭。这是因为时间有虚实与长短,全看人们赋予它的内容如何。事实证明,珍惜时间的人,时间拥抱他;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西汉的刘安说过:“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白氏的诗句本意并非叹息朱颜凋色,而旨在劝勉人们珍惜时间,因为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再难成。
“白日头上走,朱颜镜中颓。”对仗十分工整:“白日”与“朱颜”,既是名词对,又是色彩对,而且“白”与“朱”色彩艳丽,形成画面美。“头上”“镜中”是方位名词对仗,一上一下,显出天高地迥。“走”与“颓”是动词对仗,“走”动得快,“颓”变化慢,符合客观实际。“白日”“朱颜”是静物,一“走”一“颓”,把“白日”和“朱颜”写动了,写活了。这两句都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维妙维肖,充满了诗情画意。
-
马来西亚约有1300万人左右人口,居民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马来族人约占总人口的50%;华人约占30%;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移民及其后裔占20%左右。马来族人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华人信仰儒、佛
-
【名句】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注释与译文]籁(lài),从空穴中发出的声音,此指风声。两句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处处山谷里回荡着呼啸的风声,几座山峰默默无语地站立在夕阳的余辉中。上句写声,突
-
【注释】 选自《周易·乾》。 天行:天体运行,自然界运动变化。 【赏析】 这是《周易·乾》中的一句象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天的运行,刚健不
-
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知,过思者迷正应。
【名句】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知,过思者迷正应。 【译文】注视得久了,很熟悉的字也好像不认识了;目不转睛地注视,静物也好像动了。从这种现象就可以知道,心中有了疑虑就会连原本已明
-
轩裳大炉鞲,陶冶一世人。従衡落模范,谁复甘饥贫。可怜方回痴,初不疑嘉宾。颇念怀祖黠,瞋儿与兵姻。失身堕浩渺,投老无涯垠。回看十年旧,谁似数子真。孙郎表独立,霜戟交重闉。深居不汝觌,岂问亲与邻。连枝皆秀
-
宋词典故·彭殇 【出典】 《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唐·成玄英疏:“人生在于襁褓而亡,谓之殇子。”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见《晋书》卷八○《王
-
此诗可分为四段。每段都是以“笑矣乎”开头。第一段,诗人化用汉代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来讽刺是非错位、黑自颠倒的丑恶社会现实。接着举了战国时张仪、苏秦的例子来说明“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的现象。张仪和苏秦是
-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
[南北朝]范云修条拂层汉,密叶帐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霜见直心。《咏寒松》的作者范云(4
-
【名句】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与译文]只希望你的心象我的心一样,那就一定不会辜负我的一片痴情了。这两句词,表露了对恋人的希望和对爱情真挚、热烈的感情。 参考文献 (宋)李之仪《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