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日出入行》禅思哲理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日出入行》禅思哲理诗赏析

日出入行

李白

日出东方隈②,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③?

其始与终古不息④,人非元气⑤,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⑥,木不怨落于秋在。

谁挥鞭策驱四运⑦?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⑧!羲和!汝奚汩没于流淫之波⑨?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⑩?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注释】

①李白:见远别离。

②隈:山或河转弯的地方。

③六龙:古代神话传说认为日乘车,以六龙驾之。舍:止息之处。

④“其始”句:意谓太阳出入的运行和时间一样没有尽头。终古:久远。

⑤元气: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⑥谢荣于春风:因为开花而向春风表示感谢。荣:草木开花。

⑦四运:指运行不息的春、夏、秋、冬四时。

⑧羲和:神话传说中掌管太阳运行的神。

⑨汩没:沉沦。荒淫:水盛大的样子。相传太阳没入虞渊之中。

⑩鲁阳:春秋时期楚国县公,即鲁阳文子。驻景挥戈:淮南子·览冥训记载:“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矫诬:违背自然。

囊括:包罗。大块:大地。

溟涬:天地未分时的混沌元气。同科:同类。

【诗本事】

这是一首以乐府旧题抒发自我感慨的古体诗。日出入是乐府汉郊祀歌旧题,原诗大意谓:日之出入无有穷期,人命却很短促,故希望乘六龙升仙入天。李白此诗一反其意,指出日之无穷和人生短促都是自然规律,故主张任运自然。日出入行“似为求仙者发”(唐宋诗醇),可能有一定的道理。李白受老庄影响颇深,也很崇奉道教。一度曾潜心学道,梦想羽化登仙,享受长生之乐。但从这首诗看,他对这种“逆道违天”的思想和行动是怀疑和否定的。他实际上用自己的诗篇否定了自己的行动。这正反映出诗人的矛盾心理。

【赏评】

据说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羲和每日赶了六条龙载上太阳神在天空中从东到西行驶。但是太阳每天从东升起,历天而西落,这是其本身的规律而不是神在指挥、操纵。否则,六条龙又停留在什么地方呢?太阳运行,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又怎么能够与之同升共落?草木不因发芽生长而感谢春风,也不因为凋敝而怨恨秋天,它们自荣自落,荣既不用感谢谁,落也不用怨恨谁。是谁在鞭策四时的运转呢?是羲和那样的神吗?“万物兴歇皆自然”,一切都是自然而为啊。羲和呵羲和,你怎么会沉埋到浩渺无际的波涛之中去了呢?鲁阳公呵鲁阳公,你又有什么能耐挥戈叫太阳停下来?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若硬要违背这种自然规律,就必然是不真实的、不可能的,并且是自欺欺人的了。只有顺应自然规律,同自然融为一体、混而为一,在精神上包罗和占有天地宇宙。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达到与溟涬齐生死的境界。

这首诗把述事、抒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既跳开了空泛的抒情,又规避了抽象的说理,情中见理,理中寓情,情理相互生发。

猜你喜欢
  • 《画兰》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李日华 懊恨幽兰强主张 ① ,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 ② ,着意寻香又不香 ③ 。 【注释】 ①懊(ao)恨:恼恨。②消受:享受。③着意:刻意,有意。 【评说】 本诗选自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

  • 瑞普·凡·温克尔 [美国]欧文

    【作品提要】 在神奇的卡兹吉尔丛山脚下,哈得逊河畔,有一座非常古老的幽僻的小村庄,住着一些荷兰殖民者的后裔。好多年以前,村子里曾经有一个叫瑞普·凡·温克尔的农民。他淳朴善良,为人热心和气,却整天不事劳

  • 唐宋词之《辛弃疾《水调歌头》》原文、鉴赏和赏析

    辛弃疾《水调歌头》辛弃疾 辛弃疾 壬子三山被召 ① ,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② 。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③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④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⑤ 。门外沧浪

  • 欧阳修《宝剑》全诗鉴赏

    宝剑匣中藏,暗室夜常明。欲知天将雨,铮尔剑有声。神龙本一物,气类感则鸣。常恐跃匣去,有时暂开扃。煌煌七星文,照曜三尺冰。此剑有人间,百妖夜收形。奸凶与佞媚,胆破骨亦惊。试以向星月,飞光射搀枪。苍之武库

  • 外国童话《[德国]格林兄弟·有三根金头发的鬼》鉴赏

    外国童话《[德国]格林兄弟·有三根金头发的鬼》鉴赏

  • 写乌鲁木齐的诗词大全

    乌鲁木齐市,在天山北麓,乌鲁木齐河畔。乌鲁木齐为蒙古语,意思是优美的牧

  • 唐宋词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②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④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⑤ 转

  • 《曹刿论战》原文、注释、赏析和鉴赏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① 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遍,

  • 张籍《牧童词》察古观今诗赏析

    牧童词张籍①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鸟啄牛背②,令我不得戏垅头③。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

  • 寓言“庄子破衣见魏王”注释、翻译和解说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 ① 系履而过魏王 ② 。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 惫也; 衣弊履穿, 贫也, 非惫也, 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柟梓 ③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