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王昌龄《从军行》诗意|阅读答案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昌龄《从军行》诗意|阅读答案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共七首,此是其四。 从军行是乐府平调曲名,最早为三国魏左延年作,后代多有人以此题写诗,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从军生活。

这首从军行写的是边塞征戍者的艰苦战斗生活和他们誓死卫土守边的坚定意志。作者在诗中显示了同情军士身历艰辛、思归不得的思想,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边塞征戍者苦战到底的豪情壮志的敬赞态度。

“青海长云暗雪山”,这是戍守之地环境氛围的特点。青海一带在当时是战事频繁之地。唐政府的军队和吐蕃族军事集团曾激烈地争夺过这一地区。诗中的戍守者就是生活在这个背景下的这个环境里。在荒凉的青海高原上,由于两军时常对阵,战氛惨烈,使得天空的云霭层层交叠连接,长贯天宇,遮覆雪山,戍守者向西部的更远的地方望去,云天瀰漫,视野茫茫,从心理上深感到大漠荒凉,无可依托。

戍守者在心感天低云暗的时候,把心神收归,举目遥望回归的长路,于是出现了“孤城遥望玉门关”的这一承接句。在玉门关以西很远很远的地方,戍守者登上大漠中的一个制高点,回望玉门关这一来时烽火征程上的一个重要关隘,那里是走向塞外征程的起点,也是戍返故园之日真正归路的起点,因此用尽了目力,在瀚海中搜寻。真是喜出望外,在非常遥远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城关,那一定是玉门关!那里虽不是家园,但却是离家乡更近的地方。目送归心,所能看到的地方,也正是目光所能达到的最远之处;心神的感知,因目所能见,得到了具体物象的肯定。

征戍者在边远荒漠之地生活,只要时间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就不能平息归心,这是客观环境所决定的一种心理状态。但由于戍守的战士在边塞还有他们经常性的战斗生活,这种生活中的艰辛、壮烈,对于意识到卫国戍守责任的战士来说,也能激起他们的慷慨、豪壮之情,并能使乡心平息,继而发出男儿豪气、英雄壮志。诗中有这种生活反映,也有这种感情抒发。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征戍者屡战沙场,身上的盔甲被敌人的刀箭洞穿无数,这境遇是艰苦的、惨烈的,也催人以激昂的态度,认真地对待这种不容倦怠的生活。因而在一场大战过后,查看身上的铁衣,抚摸甲上的孔洞,思归的心情又让位给更高的情志,激励起战斗到底,不胜不归的勇敢豪情,决心要打败侵掠这里的敌兵。

这首诗在手法上,由远天云山写到归路城关,把边苦与乡情融成一体,最后让战士的壮心统御思归的寂苦愁情,真实自然地转升入格调高昂的境界,显示了诗情的壮美。可以说,前两句是为结尾两句作了有力的铺垫与反衬,更强烈地突现出戍边将士的英勇、刚毅、大义凛然的爱国精神,使这首诗历久弥新,激人奋发。

猜你喜欢
  • 辛弃疾《洞仙歌》全诗鉴赏

    江头父老,说新来朝野。都道今年太平也。见朱颜绿鬓,玉带金鱼,相公是,旧日中朝司马。遥知宣劝处,东阁华灯,别赐仙韶接元夜。问天上、几多春,只是人间,但长见、精神如画。好都娶山河献君王,看父子貂蝉,玉京

  • 《定西番·苍翠浓阴满院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时写景,“鸳对语、蝶交飞、戏蔷薇”三句兴起下片怀人。下片头二句写女主人公的娇好,最后二句结出对丈夫的怀念。

  • 国家论

    【4659】国家论(王鹏编著,中国艺术出版社,22 8万字,2019年1月第1版,46元)△34节:什么是国家;国家起源、本质、定义、类型、形式、机

  • 白居易《夜雨》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此诗作于贬江州司马时期。通过写夏秋之际的夜雨,衬托出诗人烦躁不安的情绪。貌似平淡,却宛转有致。古人写雨之作极多,并以写雨景见长。这首诗则未直

  • 《离别相去辞》原文与鉴赏

    作者: 党天正 【本书体例】

  • 钟文标《在那梅花盛开的时候》

    在那梅花盛开的时候 在那梅花盛开的时候钟文标一小时候,老家后山种着许多梅树。这里的梅树已经上了年纪,粗糙干裂的树枝,总有许多残败的

  • 刘禹锡《陋室铭》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① ,惟吾德 馨 ②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③ 。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 ④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⑤ 。南阳诸葛庐

  • 珍珠鸟 冯骥才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

  • 道德的勇气(节选)赏析

    道德的勇气(节选)【题解】选自罗家伦《中国人的品格》(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年11月版)。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生

  • 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全诗赏析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十年出幕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