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行》情诗三百首赏析
作者: 李白
【原诗】:
妾发初覆额(1),折花门前剧(2)。
郎骑竹马来(3),绕床弄青梅(4)。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5)。
常存抱柱信(6),岂上望夫台(7)?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8)。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9)。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10)。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11)。
早晚下三巴(12),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13),直至长风沙(14)。
【译意】:
我幼时短发刚覆盖额头,采折花枝在门前玩耍。
情郎你把竹竿当着马骑,环绕着井栏拨弄青梅。
我们同住在南京长干里,两小无猜互相不嫌弃。
十四岁嫁给你当你妻子,未尝不还是一脸羞涩。
低着头面向阴暗的墙壁,千声呼唤不肯回次头。
十五岁开始舒颜展眉头,愿同化为尘灰不分离。
常存尾生抱柱爱情信念,哪里还用登上望夫台?
十六岁你远行出门经商,去那险峻瞿塘滟滪堆。
五月江水涨千万莫触礁,高山两岸猿声阵阵哀。
门前丈夫远行前的脚印,处处都已长满了青苔。
青苔越长越深难以扫掉,落叶飘飞秋风格外早。
八月里蝴蝶儿双双飞舞,西园中青草儿渐渐黄。
感念此情此景让我伤心,因为忧愁红颜渐渐老。
无论你何时从三巴回家,预先写封书信告知我。
我去接你不管路途多远,直到几百里外长风沙。
【点评】:
这是一首表现商妇爱情生活的诗。盛唐时期,长江沿岸的一些重要城市,商业经济不断发展,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很多,市民阶层也日益兴起。本篇正是以这一环境中生长的一商人妇为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通过追忆过去、叙述现在、设想未来的方式,表达了一位独居家中的寂寞少妇对远行经商的丈夫的缱绻情思。
长干行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作者用此格式,不落俗套,主题相同,也写相思之情,但表达方式和选材角度却独具匠心。从男女双方幼时“青梅竹马”,写到婚后誓愿同生共死,永不分离;又写到夫出妇思,最后设想丈夫将归,闺妇远迎收笔。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诗歌以年龄序数和四季相思的格调叙事,将每一年龄、季节层次加以富有情趣的生活片段、典型细节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步步深入地展现思妇爱情发展的过程,揭示了她感情处理方式的变化和性格的变化,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真实感人。整个过程的描写,曲折有致,细腻入微,表现出思妇对外出经商的丈夫刻骨的相思之情和恩爱夫妻的真挚情感。唐宋诗醇说此诗:“儿女子情事,直从胸臆间流出,萦迂回折,一往情深。”
-
国学名句“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出处和解释
【名句】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语出唐代刘禹锡《砥石赋》。石头用来磨砺,可使不锋利变得十分锋利;法治之使用,可变蠢笨为智慧。说明必须实行法治。砥:磨砺,利用。钝:不锋利。
-
辛卯年的年三十下午,济南泺源大街好像宽了两倍多。往日的车辆、人流,都没了。偶尔有一两辆车从他身边驰过。天上飘起雪花。雪花凉丝丝地落
-
客来舒长簟,开阁延清风。但有无弦琴,共君尽尊中。晚来常读易,顷者欲还嵩。世事何须道,黄精且养蒙。嵇康殊寡识,张翰独知终。忽忆鲈鱼□,扁舟往江东。 作品赏析欲还嵩:一作独还嵩。
-
《采莲曲》是乐府旧题,多描写江南女子湖上采莲的情景。萧纲此诗则袭用旧题,用清丽浅显的语言,描绘诗人泛舟湖上采摘莲蓬的图景,表现了他悠然闲适的情趣。
-
《经简而直,传新而奇。》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今年春节,兄弟带着女儿女婿从成都回渝看望89岁的老母亲,母亲眼神茫然竟不认识。兄弟突然问:“妈吔, 您是哪个地方的人?” “我是磁器
-
《海棠·减字木兰花咏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龚自
-
诗歌·梅尧臣诗《田家语》 庚辰诏书: 凡民三丁籍一,立校与长,号“弓箭手”,用备不虞。主司欲以多媚上,急责郡吏。郡吏畏不敢办,遂以属县令。互搜民口,虽老幼不得免。上下愁怨,天雨淫淫,岂助圣上抚育之意耶
-
古文观止·《国策》·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
-
杜审言[1]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2]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3]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4] 。淑气催黄鸟 [5] ,晴光转绿蘋 [6] 。忽闻歌古调 [7] ,归思欲沾巾。 [1]杜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