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游洞岭寺》原文|赏析
古寺藏烟树,岩扉昼不扃。
日高花散影,风定竹无声。
稚子添香火,闲僧阅藏经。
新诗吟未就,独向殿阶行。
这是一首含有禅意的纪游诗,记述了洞岭寺所见场景以及由此引起的恬静愉悦与逸兴诗情。
前四句写景。首联“古寺藏烟树,岩扉昼不扃。”先写从尘世向洞岭寺远望所见。一座古老的寺院掩藏在云烟缭绕的深林之中,那石砌的寺门白天敞开着,引人进入寺内寻奇探胜的兴致。
颔联“日高花散影,风定竹无声。”写寺院所见。诗人跨入佛门,只见太阳高高升起,仿佛万道佛光高照禅院。地上花影散乱,可知院内花木参差。风已停止,翠竹青青,一一静立,阒寂无声。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德传灯录)正是这种境界。佛门本是空门,诗人置身其中,顿觉清爽宜人,尘心受到涤荡。这两句诗简洁、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正午的景象。
颈联“稚子添香火,闲僧阅藏经。”抒写人事。幼稚的行童在佛寺里添加香火,悠闲的长老在阅读佛家的藏经。“稚子”,指寺院里服杂役的行童。“香火”,佛徒必须每日炷香礼佛,称作行香。“藏经”,佛教经书的总称,又名一切经,或称大藏经,简称藏经、佛经或释藏。一个“闲”字,见出老僧神态安详,心情怡然自得。
以上六句,用移步换景的方法,由远而近,由外及内,描绘了洞岭寺所见环境景物和人事。这种幽深寂寥的生活场景,此番超脱静逸的生活态度,令诗人身临其境,百虑为之一空,逸兴诗情,油然而生。于是兴致勃勃地吟着新成的诗句,沿着台阶迈步走向大殿。故末联称“新诗吟未就,独向殿阶行。”
此诗一大特色是在诗人行进之中吟成,顺着时间和入寺进程,展开对环境和人物的描绘,有着真实的动感,使人如临其境,诗人的感情也很自然地传达给了读者。这种既无争斗也无喧嚣的平宁淡泊的生活,正是那既静且空的禅的世界,读罢给人一种安闲静谧之感,这或许就是禅诗的魅力所在吧。
-
宪台文法地,翰林清切司。鹰猜课野鹤,骥德责山麋。课责虽不同,同归非所宜。是以方寸内,忽忽暗相思。夏日独上直,日长何所为。澹然无他念,虚静是吾师。形委有事牵,心与无事期。中臆一以旷,外累都若遗。地贵身不
-
哈利·波特(节选)〔英〕J K 罗琳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度过了不平凡的两年。这几天,霍格沃茨正在进行非常重要的巫师资格考试。城堡
-
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时时携步月,处处把寻春。劲健孤茎直,疏圆六节匀。火山生处远,泸水洗来新。粗细才盈手,高低仅过身。天边望乡客,何日拄归秦?
-
火急欢娱慎勿迟,眼看老病悔难追。樽前花下歌筵里,会有求来不得时。
-
晚上,我从金陵饭店宴会厅上到最高层的转盘咖啡馆里坐下。这里非常美,下望南京街道上的灯光,如同一行一行的明珠嵌在深蓝的天鹅绒底子上,室内灯光薄暗,音乐台上有身着西装的乐队,还有年轻的歌唱演员在唱西方乐曲
-
作者: 王瑞明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是我国古代
-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出处】唐柳宗元《 渔翁 》。 【意思】回头来看,渔翁已驾船行至江心,水中倒映着青山和蓝天,片片白云仿佛正在与船儿追逐嬉戏。 【全诗】 《渔翁》 .[唐].柳
-
[清]吴嘉纪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熬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吴嘉纪生
-
军已近敌,罗落常平明以先发,绝军前十里内,各案左右下道,亦十里之内。 [1] 数里之外,五人为部,人持一白幡,登高外向,明隐蔽之处。 [2] 军至,转寻高而前。 [3] 第一见贼,转语后第二,第二诣主
-
有司精考核,中第为公卿。本基在积习,优学登荣名。吾子齿尚少,加勤无自轻。努力图树立,庶几终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