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兵要”的全文和注释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兵要”的全文和注释

军已近敌,罗落常平明以先发,绝军前十里内,各案左右下道,亦十里之内。[1]数里之外,五人为部,人持一白幡,登高外向,明隐蔽之处。[2]军至,转寻高而前。[3]第一见贼,转语后第二,第二诣主者,白之。[4]凡候见贼百人以下,但举幡指;百人以上,便举幡大呼。主者遣疾马往视察之。
(诸葛亮集、太平御览、诸葛孔明全集)
校注
[1]罗落:犹罗列。分布排列。平明:天亮的时候。史记·留侯世家:“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绝:远隔;隔绝。案:依,按照。荀子·不苟:“国乱而治之者,非案乱而治之之谓也。”军已近敌,罗落常平明以先发,诸葛孔明全集作“军已近敌罗落,常平明以先发”。各案左右下道,亦十里之内,诸葛孔明全集作“各按左右,下道亦十里之内”。
[2]明隐蔽之处:显示出隐蔽的地方所在的位置。明隐蔽之处,诸葛孔明全集作“明看应蔽之处”。
[3]寻:攀援;依附。军至,诸葛孔明全集作“军主”。
[4]语(yù):相告。左传·隐公元年:“公(庄公)语之故。”诣:前往,到达。史记·孝文本纪:“乘传诣长安。”汉书·杨王孙传:“未得诣前。”白之:禀明上司。第二诣主者,诸葛孔明全集作“第三诣主者”。


兵要


凡军行营垒,先使腹心及向导前觇审知,各令候吏先行,定得营地,壁立军分数,立四表候视,然后移营。[1]又先使候骑前行,持五色旗,见沟坑揭黄,衢路揭白,水涧揭黑,林薮揭青,野火揭赤,以本鼓应之。[2]立旗鼓,令相闻见。若渡水逾山,深邃林薮,精骁勇骑搜索数里无声,四周绝迹。高山树顶,令人远视,精兵四向要处防御。然后分兵前后,以为镇拓,乃令辎重老小,次步后马,切在整肃,防敌至,人马无声,不失行列。[3]险地狭径,亦以部曲鳞次,或须环回旋转,以后为前,以左为右,行则鱼贯,立则雁行。[4]到前止处,游骑精锐,四向散列而立,各依本方下营。一人一步,随师多少,咸表十二辰,竖大旗,长二丈八尺,审子午卯酉地,勿令邪僻,以朱雀旗竖午地,白虎旗竖酉地,玄武旗竖子地,青龙旗竖卯地,招摇旗竖中央。[5]其樵采牧饮,不得出表外也。[6]
(诸葛亮集、太平御览)
校注
[1]营垒:军营四周的防御建筑物;堡垒。六韬·虎韬·军略:“卫其两旁,设营垒,则有天罗、武落、行马、蒺藜。”前觇审知:向前察看,并且认真仔细地了解情况。候吏:观察敌情的小吏。壁:防御工事。立四表候视:树立四个标志以待后来识别。
[2]揭:高举。衢路:四通八达的道路。林薮:丛林和草泽。借指山野。
[3]镇拓:镇守、扩展。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史记·淮阴侯列传:“从间路绝其辎重。”次步后马:随从的人马。切在整肃:最重要的是在保持整齐严肃。切,切要。汉书·扬雄传:“请略举凡,而客自览其切焉。”
[4]部曲: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引申为军队的组织或行列。汉书·李广传:“广行无部曲行阵。”后也作军队或士兵之代称。鳞次:像鱼鳞般密密地排列。鱼贯:像群鱼游水一样先后相续。雁行:谓并行、平列而有次序。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5]咸表十二辰:都用十二地支来标记驻军的位置。十二辰,这里当指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古代曾用以记时。此外,属相也是由地支决定的。审:详知;明悉。淮南子·说山训:“万事由此所先后上下,不可不审。”勿令邪僻:不可让怪异,邪恶产生。朱雀:亦称“朱鸟”。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后为道教所信奉,同青龙、白虎、玄武合称四方四神。白虎:西方之神。青龙:亦称“苍龙”。东方之神。玄武:北方之神。招摇旗:主招摇星的军旗。招摇,古星名。在北斗杓端。礼记·曲礼:“招摇在上,急缮其怒。”
[6]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士兵们在打柴放牧时,不允许走到标记之外。


兵要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1]故良将守之,志立而名扬。
(诸葛亮集、太平御览)
校注
[1]这几句的意思是说,人有忠于国家的志向,好像鱼离不开深潭的水一样。鱼离开水就会死掉,人丧失了对国家的忠心就会降临不幸。


兵要


不爱尺璧而爱寸阴者,时难遭而易失也。[1]故良将之趋时也,衣不解带,足不蹑地,履遗不蹑。[2]
(诸葛亮集、太平御览)
校注
[1]尺璧:直径一尺的大璧,言其珍贵。淮南子·原道训:“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当时的灾难。汉书·艺文志:“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君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
[2]趋时:谓随时势为转移。淮南子·原道:“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史记·货殖传:“(白圭)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衣不解带:日日夜夜不脱下衣服来休息。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放弃了休息。足不蹑地:每天忙到脚不沾地的地步。履遗不蹑:忙得连鞋都顾不上捡起来。


兵要


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扶之而不隐,免之而不惧,故良将之动也,犹璧之不污。[1]
(诸葛亮集、太平御览)
校注
[1]扶之而不隐:对于良将要善于扶持他,但不要隐讳他的缺点。扶,支持;搀扶。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隐,隐讳。免之而不惧:罢免部将官职的时候,不要惧怕他。故良将之动也,犹璧之不污:因此我所任命、使用的将领,就像美玉般纯洁。


兵要


良将之为政也,使人择之,不自举;使法量功,不自度。[1]故能者不可蔽,不能者不可饰,妄誉者不能进也。[2]
(诸葛亮集、太平御览)
校注
[1]为政:从事政务。择:拣选。淮南子·本经训:“是以不择时日。”不自举:不自荐。使法量功,不自度:使用法规,估量功效,不私自揣度。
[2]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因此能干的人不埋没他的才能,笨拙无才的人不美化他的缺点,虚妄称扬的人不能被引进。


兵要


言行不同,竖私枉公,外相连诬,内相谤讪,有此不去,是谓败乱。[1]
(诸葛亮集、太平御览)
校注
[1]竖私枉公:树立自己的私人关系,违反律法,荒废国事。连诬:勾结外人进行欺骗活动。谤讪:诽谤讥笑。败乱:败坏混乱。


兵要


枝叶强大,比居同势,各结朋党,竞进憸人,有此不去,是谓败征。[1]
(诸葛亮集、太平御览)
校注
[1]枝叶:比喻属下或从属的地区。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阸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比居:犹言比邻。晏子春秋·谏:“昧墨而与人比居,庾肆而教人危坐。”朋党:为私利而互相勾结。战国策·赵策:“臣闻明王绝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竞进憸人:争逐求取名利的奸佞小人。是谓败征:这叫作失败的证明。


兵要


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1]
(诸葛亮集)
校注
[1]有制之兵:指训练有素的士兵。制,法式;式样。考工记·弓人:“弓长七尺有六寸,谓之上制,上土服之。”

兵要


督将已下,各自有幡。[1]军发时,幡指天者胜。[2]
(诸葛亮集、北堂书钞)
校注
[1]督将:统率的将领。
[2]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军队开始出发之时,军旗指向天空的就预示着能够打仗。
猜你喜欢
  • 岑参《寻巩县南李处士别业》全诗赏析

    先生近南郭,茅屋临东川。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有时著书暇,尽日窗中眠。且喜闾井近,灌田同一泉。

  • 王棨《凉风至赋》原文、译文、赏析

    作者: 王棨 【原文】:龙火西流,凉风报秋。届肃杀而

  • 《长信秋词(其三)·王昌龄》原文与赏析

    王昌龄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含蓄提供的艺

  • 《答康乐秋霁·[南北朝]谢瞻》原文与赏析

    [南北朝]谢瞻夕霁风气凉,闲房有余清。开轩灭华烛,月露皓已盈。独夜无物役,寝者亦云宁

  • 李白诗《金陵酒肆留别》》赏析: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赏析: 春风柳絮,似水离情。面对此情此景,畅饮佳酿,一醉方休,何其欢欣

  • 登天都峰 (唐)释岛云

    盘空千万仞,险若上丹梯 ② 。迥入天都里 ③ ,回看鸟道低。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 ④ 。欲下前峰暝,岩间宿锦鸡 ⑤ 。 ①释岛云大概是历史上第一个登上天都峰的诗人,该诗以鸟道、他山、远水等为衬托,极

  • 孟浩然《田园作①》全诗赏析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②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③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冲天羡鸿鸪,争食羞鸡鹜。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④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

  • 《皋陶谟》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 四书五经名篇

    《皋陶谟》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可可诗词网的解析对此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评论。这篇文章基于原文和注释,对其进行了全面的鉴赏和解析。文章语句通顺,符合原义,是了解《皋陶谟》的好材料。

  • 长相忆 杜宣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前后,正是我的童年。人们对于童年的经历,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虽然三十多年了,往事如烟,但在记忆里,却越来越清楚。这和夏夜仰望星空一样,开头只看到深蓝的天空中有些闪烁的星光,仔细地看下去

  • 《红芍药·人生百岁赏析》

    显而易见,这首词以剖析短暂人生为由,借此抒发放荡不羁,愤世嫉俗,以酒消愁的心情。   王观,字通叟,宗仁宗景祐二年(1035)生于如皋,卒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16岁时跋涉千里赴开封国子监拜胡瑗为师。22岁时考中进士,官至翰林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