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禅诗《东风未肯入东门》原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禅诗《东风未肯入东门》原文|赏析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佛禅学对于苏轼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超越的思维习惯、充满磨难的生活遭际使他常起“人生如梦”之感,另一方面,理智的现实主义、热爱生命和生活的本性,又使他服膺于禅宗的“平常心是道”之说。因而他一方面用前者来伤逝、自警、消弭痛苦,一方面又用后者来发现平常的日常生活之美,享受能享受的自由乃至于强迫自己强颜欢笑。这是构成他超迈放旷性格的两个重要侧面。这首写于元丰五年(1082年)的诗比较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

1072年8月,他因“乌台诗案”系狱,几死。出狱后于1080年谪黄州,1081年正月二十日,他与黄州新交潘大临(一说潘彦明)、郭遘、古耕道因事外出,欣赏了春天的美丽,写有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一诗。诗说:“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既表达了他享受春意人情的喜悦,又通过与去年赴黄州途中见梅伤魂之事的对比,透露了他经历磨炼之后比较平静的心情。更值得注意的是,与他同往的三人,或开酒店,或卖药,或是市井浪人的后代。而正是他们给了他“我穷交旧绝,三子独见存。从我于东坡,劳饷同一飧”的友谊和温馨(见东坡八首之七)。因此,1081年之游给他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

如果说1081年出门赏春是一次意外的收获,那么1082年走马寻春则是一次有意识的行为。去年是不出门则不知春,今年则是春不入而出门寻春。一年之间,苏轼不仅更彻底地摆脱了两年前见梅伤魂的孤独感,也把一年前的与春邂逅变成了有意寻春。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飞跃,也是他从痛苦中走出来,努力在平凡生活中寻求诗意的征兆。因而,来到旧游之地,首先涌上他心头的是“人似秋鸿来有信”这种自豪之情,然后才是“事如春梦了无痕”那种伤逝之感。在这种伤感里,“人生如梦”的喟叹只有淡淡的影子,更多的是对去年春天的美好追念。接下来,他非复去年那种可怜兮兮地感人之恩的情状,而是与新交的朋友们以笑相“温”,开怀畅饮了。这生动地说明,他已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 “平常心是道”这种生活观所包含的美的意蕴,在野老村酒里深深地感到了人间的温暖。因而,他与新交的朋友订下了年年相会之约,而对那些为他平反奔走的远方朋友说: 不要再招我回去作官吧! 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招魂一文为宋玉讽谏楚怀王希望他招回屈原而写下的作品。苏轼用它借喻老朋友们对他返回官场的关心。

一个受尽苦难的人要从“人生如梦”的悲观里走向以 “平常心”对待生活的境界并不容易。这需要经历痛苦的转化,也需要实现这种转化的勇气。但不经历这种痛苦,又实现不了这种转化。因而,“人生如梦”的佛学人生观与“平常心是道”的禅宗生活观又似乎有一种相辅相成的有机联系。苏轼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承受了这种遭际与磨炼,迎来了人生新境界。这首诗便是他走过这段心路历程的反映。

猜你喜欢
  • 《登观音台望城赏析》

    此诗前二句用“围棋局”“菜畦”作喻,描画长安城整饬、匀称的布局,笔直、宽敞的街道;后两句笔锋转向唐都政治活动的中心即大明宫,写早朝情景,以“一条星宿”为喻,写出火把之多,官员之众,仪礼之盛。此诗的描写具体生动,言简而意丰。   “百千家

  • 《史记·秦设郡县,书同文,车同轨》全文、翻译和鉴赏

    (节自 《秦始皇本纪》) 丞相绾等言: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 ① :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 《玉树后庭花赏析》

    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歌,写的是嫔妃们娇娆媚丽,堪与鲜花比美竞妍,其词哀怨靡丽而悲凉,后来成为亡国之音的代称。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诗的开头概括了宫中环境,并化用汉朝李延年的“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诗句,来映衬

  • 张少恩《金色颂歌》

    初秋。田野静悄悄。庄稼不再需要施肥、灭虫、薅草,引水灌溉……田野上看不到扎头巾和戴草帽的劳动者。虫儿吟唱——寂静中悠悠地弄弦;鸟儿

  • 钱珝《江行无题(其五)》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钱珝 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 风流无屈宋,空咏古荆州。 唐末诗人钱珝,原为中书舍人,知制诰,后贬抚州(今江西临川以南抚河流域)司马。在一个秋八月,他从襄阳浮汉水而下,写下了迁谪途中见闻诗一百首。 第

  • 白居易《浔阳春三首·春来》全诗赏析

    春来触地故乡情,忽见风光忆两京。金谷踏花香骑入,曲江碾草钿车行。谁家绿酒欢连夜,何处红楼睡失明。独有不眠不醉客,经春冷坐古湓城。

  •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名言: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句意: 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 元气相汇便产生活体, 消散便导致死亡。 出处: 《庄子· 知北游》

  • 唐宋词之王沂孙《齐天乐萤》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齐天乐 萤》 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 1 。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磷 2 。练裳暗近 3 。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误我残编,翠囊空叹梦无准 4 。 楼阴时过数点,倚阑人未睡,曾赋幽恨

  • 《风流子·出关见桃花赏析》

    词的上片,着重写作者出关后初见桃花的欣喜心情。词的开头两句写塞外春寒料峭。“四月”点明时值暮春,“出榆关”点题,“瘦骨”和“单衣”从两个不同侧面衬托出塞外特有的春寒。“看地尽”二句承“海风吹瘦骨”,写塞外风狂飙猛、飞沙走石的气候特点。“

  • 王国维《人间词话·后人不能学》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后人不能学》经典解读 后人不能学 稼轩《贺新郎》词“别茂嘉十二弟”,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此能品而几于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