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李白》原文与赏析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 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 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 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 三谢不能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房主人诚挚款待的感激之情及其对劳动人民艰辛生活的同情。
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四句写了诗人夜间借宿在这偏僻山村时的寂寞情怀,及其耳闻目睹劳动人民艰辛困苦的生活情景。诗中一个“苦”字,既写了秋收劳动的辛苦,也暗含了当时劳动人民受繁重赋税压迫内心的悲苦;紧接的“寒”字,即形容了夜间一声声舂米声音的凄凉,也呈现了当时劳动者生活的寒苦。秋收季节,本应是欢乐的,但在这山村里却不见欢歌笑语,只有“苦”和“寒”,诗句描写着田家的生活实况,其中饱含着诗人的同情感。
最后四句“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是写房主人的热情款待及诗人的感激之情。古人席地而坐,屈膝坐在脚跟上,上半身挺直,叫跪坐。因为李白吃饭时是跪坐在那里,所以主人将饭端来时也要跪下身子给李白。雕胡,就是“菰米”,茭白的果实,生在水中,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为款待客人,主人特地做了雕胡饭。在那贫苦的山村里,老人端来了这盘上等饭,诗人被深深地感动了:“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漂母,洗衣老妇,这里指荀媪。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少贫,钓于淮阴城下,有一漂母见他饥饿,给他饭吃,后来韩信佐刘邦平定天下,被封为楚王,找到那个漂母,赠以千金,表示感谢。诗人借此典故,意谓荀媪如此热情诚恳地款待,使他很过意不去,又无法报答,深感受之有愧,因此再三推辞致谢,实在不忍心享用。
李白的性格本来是高傲的,一生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时常“一醉累月轻王侯”。在王侯权贵面前,他桀骜不驯,然而,对一个普通的山村老人则是如此谦恭,这充分显示了诗人可贵的品质。
这首诗用了平铺直叙的写法,诗人象是在叙述他夜宿的过程,谈他的亲身感受,极为朴素自然。语言清淡,但颇有情韵。李白诗以豪迈飘逸著称,但这首诗却在李白诗中别具一格。
-
古诗词中有沙漠的句子(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与沙漠有关的完整语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有沙漠的句子,内容包括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沙漠的优美句子,请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在我过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关于沙漠的佳作,写很出一句关于沙漠的句,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与“沙漠”有关的完整语句。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白马篇【魏晋】曹植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唐】岑参萧条万里外,耕
-
送李愿归盘谷序送李愿归盘谷序 唐·韩愈 【题解】 这是韩愈写给友人李愿的一篇赠序。韩愈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即使积极奔
-
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
-
苏轼《留侯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2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3 ,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出处】唐李白《菩萨蛮》 【意思】暝色: 夜色。句意: 夜色进入高楼,有人在楼上忧愁。 【鉴赏】苍茫灰暗的暮色已经进入了高楼,有人正在楼上愁苦思虑。这首词可当做是一个
-
【注释】:原题:十月七日,毛主席书来,有“尊诗慨当以慷,卑视陈亮陆游,读之使人感发兴起”云云。赋赠一首
-
【题解】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这首诗的写作意图,表面上赞美乐曲,实质是借此对花卿进行讽刺。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过功。但他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而且目
-
【注释】 ①残漏:漏声将尽。 残:阑也,垂尽之意。 漏:古计时之器。 ②赊:远也。 ③凉州:乐曲。 【评解】 这是一首伤离之作。雨后轻寒,晓莺啼歇,隔溪残漏凄咽,撩人愁思。上片着重写景,借景抒情。下片抒写别后的
-
唐·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 ② 而白章 ③ ;触草木,尽死;以啮 ④ 人,无御之者 ⑤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⑥ ,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 ⑦ ,去死肌 ⑧ ,杀三虫 ⑨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
《人无贵贱长少,悉尊师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