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汉·陈琳》原文与赏析
汉·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侍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慎莫〕切莫。〔稽留〕滞留。〔官作〕官府工程。〔连连〕连绵不断的样子。〔内舍〕妻子。〔姑嫜〕婆婆与公公。嫜同章。〔故夫子〕原来的丈夫。
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之一——长城,它东西绵延,越千山万岭,长万余里。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它当做民族的骄傲,直到如今它仍是世界奇迹之一。然而又有谁知道它的建成曾给我们民族带来过多少灾难,多少痛苦啊! 读一下这首饮马长城窟行吧,你会为我们民族的不幸而流泪的。
这首题为陈琳所作的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以极其经济的手法,通过修筑长城的太原卒和他的妻子之间的往返对话,十分生动地写出了秦代筑长城时过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这一悲惨的现实从太原卒口中道出,更是令人心惊。诗中还有声有色地勾勒了筑城吏的形象,虽然只是两句话,但已活脱脱地刻画了统治者横暴的嘴脸。诗中更多篇幅是以深挚的同情心描绘太原卒与他的妻子这样一对普通男女的相互间高度的关怀。“便嫁莫留住!善侍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这是含泪哽咽,带着血说出无奈之言,其中饱含着这位太原卒对妻子的爱,也饱含着太原卒内心的辛酸。“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边城苦,“贱妾何能久自全?”这发自一个普通妇女的心腑之言,比海誓山盟又有什么逊色?这是对爱的回答,是对情的忠贞。“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这发自人民心底的控诉! 它深刻无情地揭露了筑长城给人民带来的怵目惊心的灾难。中国,自古即信奉男尊女卑的礼教,就强调生男的重要,然而这里太原卒却要告诫人们不生男,生男莫养。可见封建徭役已沉重到什么地步!还有比太原卒的话更使人震惊的吗?
典型,是作家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而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艺术形象。这首诗中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塑造的太原卒和他妻子的形象便是千千万万个筑长城者的典型,甚至可以说是一切受封建徭役之灾人民的典型。诗中叙述的秦代筑长城的历史事实是历朝历代统治者大兴土木,加祸于民的典型。可以说太原卒和其妻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他们不仅是典型,还是一定单个的人,是黑格尔所说的“一个这个”。这首诗正因为叙述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反映了统治阶级的罪恶而打动了每一个时代富有同情心者的心,因而具有千古流传的艺术魅力。
-
全诗七言四句,虽不讲偶对,但也是绝句的作法。元人杨载《诗法家数》说:“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这首诗庶几当之。
-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晴云。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
-
小纸条天气冷了,晚上不再出去。守在家里。收衣物,做晚餐,收拾厨房。陪孩子做作业、弹琴,晚上弹的是《蓝色多瑙河》。似乎,也没怎么闲着
-
《心术》分上、下两篇,本书收入的是上篇。《心术》与《管子》中的《内业》、《白心》被后世的学术界视为一组讨论问题相接近的文章,它们所涉及的是当时人们尚较少论及的人类认识。
-
新花临曲池,佳丽复相随。 鲜红同映水,轻香共逐吹。 绕架寻多处,窥丛见好枝。 矜新犹恨少,将故复嫌萎。 钗边烂熳插,无处不相宜。 宫体诗也并非都是轻浮淫靡之作。梁代诗人刘缓这首宫体《看美人摘蔷薇》,就
-
宋·陆游2晏尚书景初作一士大夫墓志3,以示朱希真4。希真曰:“甚妙。但似欠四字,然不
-
静夜思李白【原文】床[1]前明月光,疑[2]是地上霜。举头[3]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注释】[1]床:今传四种说法:一指井台;二指丼栏;三取“
-
帆影日渐高,闲眠犹未起。起问鼓枻人,已行三十里。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饱食起婆娑,盥漱秋江水。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何况不失家,舟中载妻子。
-
明发临前渚,寒来净远空。水纹天上碧,日气海边红。景物纷为异,人情赖此同。乘槎自有适,非欲破长风。
-
作者: 张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