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王维《观猎》壮志凌云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维《观猎》壮志凌云诗赏析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②。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③,还归细柳营④。

回看射雕处⑤,千里暮云平。

⊙【注释】

①王维:见少年行四首(其二)。

②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称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崖。

③新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

④细柳营:汉名将周亚夫的屯军地。此指主人公具有名将风度。

⑤射雕处:北齐斛律光曾于云表射中一雕之颈,被人称为“射雕手”。此暗示校猎的将军膂力强、箭法高。

⊙【赏评】

此诗写一位将军的狩猎活动。

首句写出猎时的声响。“风劲”令人如见飞沙走石之状,而处此劲风中仍射猎不辍则足见猎者射艺之高;“角弓鸣”既与风声相呼应,又显猎者身手不凡。“风劲”、“弓鸣”,彼此相应,一开篇便蓄势已足,未见猎者,似已睹其雄姿。次句照应题目,点出人物、地点。

颔联不叙猎获场面,却写草枯雪尽。首先点出了时令变化。“雪尽”点明春意,“草枯”交代仍为冬末。其次,表明这是出猎的好时机。因草枯而猎物易见,鹰眼愈显锐利;因雪尽而道路不再泥泞,便于骑马追猎。鹰、马本为古人射猎时所必备,这样写,不明点射猎却已平添无数豪情与想象空间,使诗歌的氛围显得热烈而紧张。

颈联写猎罢归来时的速度之快。而用“细柳营”的典故则突出主人公的名将风度,给人以一种满载收获、英姿飒爽之感。

本诗至此,本可结束,尾联却用语回顾。以“千里暮云平”写此时风定云平、闲适肃穆。既交代了时间性,又暗示了狩猎活动的结束。而“射雕”一语则于静中显动,突出主人公箭法超妙,武艺高强,令人再次联想到狩猎时激动人心的场面,显得余势鼓荡,回味无穷。

整首诗写狩猎活动,多用侧面描写、烘托等手法,以细节进行点染,无一字正面描写却读起来激情洋溢,豪兴遄飞,充分体现了作者艺术手法的高妙。

⊙【诗评选辑】

①明·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草枯”两句,同是奇语,上句险,下句秀。结处淡而有味,可玩。

②清·黄生增订唐诗摘钞:起法雄警峭拔,三、四音复壮激,故五、六以悠扬之调作转,至七、八再应转去,却似雕尾一折,起数丈矣。

③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

④清·施润章蠖斋诗话:白尚书以祜观猎诗,谓张三较王右丞未敢优劣。似尚非笃论。祜诗……细读之,与右丞气象全别。

猜你喜欢
  • 《杂说(四)》原文、注释、赏析和鉴赏

    世有伯乐 ①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 李白《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全诗赏析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灿如绮。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水石潺湲

  •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辛弃疾诗词精选(四)

    行香子(三山作)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况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侧听檐声。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天心肯后,费甚心情。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

  • 屠格涅夫经典《死亡》作品赏析|导读

    死亡我有个乡邻,他是个年轻的地主,爱好打猎。七月一个晴朗的早晨,我骑马去他家,约他一起打松鸡,他同意了。“不过,”他说,“我们走我

  • 《寄黄州赵驾庚辰入蜀舟次黄冈适赵倅奇夫檄行赏析》

    【原题】:寄黄州赵驾庚辰入蜀舟次黄冈适赵倅奇夫檄行边不遇以诗寄之

  • 白居易《对晚开夜合花赠皇甫郎中》全诗赏析

    移晚校一月,花迟过半年。红开杪秋日,翠合欲昏天。白露滴未死,凉风吹更鲜。后时谁肯顾,唯我与君怜。

  • 《春不雨赏析》

    此诗作于顺治十四年(1657),这一年自春至夏,北方三月不雨,此诗即咏写此事。   首两联交代背景,描写“春欲晚”的时节的农村风光,并由杖藜老农话农事引入下层。三四两联借田家父老之口描述农村干旱情景。旱情的严重,田家父老的忧虑凸现无遗。

  • 吴佳骏《水滴·梦冬》散文鉴赏

    水 滴 我蹲在一片油菜地里,与一滴水对视。那滴水,它长久地在那里等我,等了许多年。在我尚未到来之前,它是一朵云,流浪在天空。就

  •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是李白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李白描述了自己与友人史郎中一起登上黄鹤楼听笛的情景。李白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情和音乐之美的赞叹。整首诗通顺流畅,语言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感动。这首诗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的独立见解,令人敬佩和钦佩。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