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浑《塞下曲》壮志凌云诗赏析
许浑①
夜战桑乾北②,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注释】
①许浑(?—约858),字用晦,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县)人。大和进士,喜好林泉,淡泊名利,诗歌清丽,长于律诗。全唐诗存诗十一卷。
②桑乾:桑干河,位于今山西、河北两省的一条河流。
⊙【赏评】
本诗写边塞战事的艰苦。
首句点出时间、地点、事件。夜间在桑乾河的北部发生了一场战争。次句点明战争的残酷。在这场战争中,一半的士兵都有牺牲了。“不归”两字点出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及战事的艰苦。
后两句换了个角度,由面到点,从家乡亲人的思念写战争的残酷并表达作者对阵亡将士的同情。早上,一位士兵的亲人给他寄来了一封信,告诉他已经给他寄出了御寒的衣服。亲人思念殷殷,但战士已经喋血沙场,用不着再寄衣物了。景象之悲,令人不堪卒读。
全诗语句精练、构思巧妙、境界悲壮、意蕴深沉、耐人深思。
⊙【诗评选辑】
①唐·韦庄读浑诗:江南才子许浑诗,字字清新句句奇。十斛珍珠量不尽,惠休空作碧云词。
②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用物而不为物所赘,写情而不为情所牵,李、杜之后,当学者许浑而已。
③清·纪昀删正二冯先生评阅才调集:此首却浑健,“犹是深闺梦里人”意。
④清·孙洙唐诗三百首:格意直追初唐。
⑤清·朱宝莹诗式:首句言战。二句承首句,言战未已。三句“朝”字应上“夜”字,此句意义全在下句。四句写足上句意,虚神又在“犹自”二字。雄浑。
-
【提示】 项籍(前232—前202),字羽,是灭秦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楚、汉战争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在秦末农民起义的大潮中,项羽凭着无与伦比的勇力和过人的才气,很快崭露头角。面临危难关头,他当机立断,
-
.海南有五色雀,常以两绛者为长,进止必随焉,俗谓之凤凰,云久旱而见辄雨,潦则反是。吾卜居儋耳城南,尝一至庭下,今日又见之进士黎子云及其弟威家。既去,吾举酒祝之曰:若为吾来者,当再集也。已而果然,乃为赋
-
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注释】 仓忙:仓促匆忙。 【译文】 如要在遇到变故时不
-
外国童话《[德国]埃利希·凯斯特纳·世界上最大的最小的杂技演员小不点(节选)》鉴赏
外国童话《[德国]埃利希·凯斯特纳·世界上最大的最小的杂技演员小不点(节选)》鉴赏
-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在一幅莲藕花叶图上题写的五言绝句。诗中借着对莲藕花叶的吟咏,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富有哲理意味。诗的大意说:白润如玉如雪的莲藕,中间有精巧透明的窍孔,玲珑可爱。它的绿叶和红花铺散在水面上,互相映衬。莲藕的生命一代
-
向一棵棕榈树靠近 租房子——尤其是租写字楼,是需要反复掂量的。租金第一,位置——交通是否方便,这也很能影响心情;布局,这往往是租下
-
慈祥人益寿 养苍龙正气 常思进取忘年老 开朗心无忧 发老骥雄风 何敢蹉跎度岁迟 体健神怡晚景好 花甲重温学习梦 喜看老年挥捷笔 书声墨韵老来红 老年又续校园情 欣逢盛世绽心花 翰墨自能消俗虑 学无止境
-
陕西小吃小识录序世说,“南方人细致,北方人粗糙。”而西北人粗之更甚。言语滞重,字多去声,膳馔保持食物原色,轻糖重盐,故男人少白脸,
-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
【注释】 选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韩文公,指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百世师:《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 天下法:《礼记·中庸》:君子“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
-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人类的世界热闹起来。植物的世界也不例外,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荣。中午放学回家,路过小学,不经意地扭头一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