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麓》情诗三百首赏析
旱麓
作者: 龚协翟纲绪 【本书体例】
【原文】:
瞻彼旱麓(1),棒楛济济(2)。岂弟君子(3),干禄岂弟(4)。
瑟彼玉瓒(5),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鸢飞戾天(6),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清酒既载,騂牡既备(7)。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莫莫葛藟(8),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9)。
【鉴赏】:
这也是一篇歌颂周文王的诗。歌颂他祭祖得福,歌颂他不违祖德,泽及人民,乐于育人。前一篇具有风的特色,这一篇更为突出。我们仔细回味,就自然会有这种感受。
全诗六章,每章四句。
第一章的大意是:看那旱山山脚,榛木和楛木。长得多么茂盛!和易近人的君子,求福得福,更加和气迎人。从榛楛济济说到君子干禄,这是兴。但二者之间有其相通之处:旱山云雨润泽,因而林木得以茁壮生长;周王德教化民,因而人们获得康乐生活。这是一种暗喻。立君所以为民。民得安康,在上的君子才能求福得福,因而更加和乐平易。
第二章是说:祭神的时候,舀鬯洒的玉瓚(即域朴中的主瓚)多么鲜洁,它的勺子里装着黄色而流动的鬯酒。和乐平易的君子,祭神祈求福禄,而福禄也正好降在他身上。上章写民亲这一章才转入神事。也就是先民事而后神事。我国古代,比较开明的人物,总是把国君的福禄,和民与神连在一起,但把民事放在神事之先,即所谓“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在那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是比较先进的思想。
第三章是说:鸢在天空中飞翔,鱼在深渊中跳跃,和乐平易的君子,哪能不培育人民从而使风俗淳仁呢?由鸢飞鱼跃,说到人民移俗,这自然是兴,但二者之间,联系何在呢?天上鸢飞,渊中鱼跃,这使我们想到,从天上到地下,万物无不各得其所,自得其乐。这也使我们想到。周王的教化,普及而又深入,影响所及,风淳俗厚,人们都各安其居,各乐其业,到处洋溢着和乐气象。所以这样的比兴,就很富于暗示性,有着丰富的内涵。现在人们熟知的两句诗:“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这该是鸢飞鱼跃的发展。毛泽东同志的名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也可能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第四章是说:清醇的美酒,已经把它注在樽中;赤色的公牛,已经陈设在俎上,用这些祭品来祭祖先,求得大大的福禄。上章再说民事,这一章又转到神事。但由于民事已经作到人民安康和乐,因而敬神的酒与牲,就别具涵义。由酒可以想到年岁的丰稔;由牲可以想到畜类的肥硕。这正如左传中季梁所说的:“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奉酒醴以告曰:嘉粟旨酒,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桓六年,有删节)
第五章是说:那柞树和棫树长得茂盛,是因为农民烧掉了周围的杂草;和易的君子享受福禄,是因为得到神的保佑,使他们消灾免难。这里显然也是用比兴手法,但这种比兴,却耐人寻味。其一、从内容来看,仍然是民事神事,兼而有之,而且先民而后神。其二、这里用民来比神,构思就很大胆,因为无形中已经把民抬高到神的地位,这使人想起左传中季梁的名言:“夫民,神之主也。”(桓六年)
第六章是说:茂密的葛藤,缠绕在大树的枝干上。和易近人的君子,求福不忘祖德,不走邪道。最后仍然回到祭祖求福上,也仍然用比兴手法。从葛藟说到君子,并且以葛藟比君子,以葛藟依附于树的枝干,比喻君子依靠祖先的功德,并且表示要继承先人德业,永远沿着正道前进。这一章,重在“不回”二字,这是重民事思想的发展。意思是说,祭神求福,不在祭品的丰洁,而在行为合乎德义的要求,不违背先人的正道。这正如左传里宫之奇所说的:“黍稷非馨,明德维馨。……神所凭依,将在德矣。”(僖五年)这实质上是重人道而轻神道的思想。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篇诗,蕴藏着一种当时具有先进意义的思想,就是民本思想。这种思想后来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无怪诗三百成为儒家的经典了。孔丘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和本诗所说的“不回”,意思是相同的。
在大雅中,这是比兴用得较多的诗篇之一。国风言浅味长,大雅语重而心深,若此诗者,可谓兼之矣!
-
风格孤高尘外物,性情闲暇水边身。尽日独行溪浅处,青苔白石见纤鳞。
-
【注释】 选自《荀子·劝学》。 锲:雕刻,用刀刻。 舍:放弃。 镂:雕刻。 【赏析】 中国人崇尚顽强和坚毅,愿意为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持之以恒地学习、工作,坚持不懈地去获取成功。这在2000多年前先贤们
-
真宰倒持生杀柄,闲物命长人短命。松枝上鹤蓍下龟,千年不死仍无玻人生不得似龟鹤,少去老来同旦暝。何异花开旦暝间,未落仍遭风雨横。草得经年菜连月,唯花不与多时节。一年三百六十日,花能几日供攀折。桃李无言
-
《菊花·白菊》咏菊花诗鉴赏 曹之谦数枝的皪照
-
《满江红·暮春》一首十分委婉缠绵的伤春相思词,写一位空闺女子怀念情人而又羞涩难言的情绪状态,逼近婉约派词人秦观的风调。擅长于写豪壮沉郁之词的作者,能以似水柔情写女子的相思怨别,足见作者的大家风范。 此词分上下两阕,上阕重在写景,下阕
-
卫懿公好鹤 (闵公二年) 【题解】 俗语说得好:玩物丧志。卫懿公不仅因玩物而丧志,同时也因玩物而丧国,以至于最后因玩物而葬送
-
嫋嫋春风送度关,娟娟霜月照生还。迟留岁暮江淮上,来往君家伯仲间。未厌冰滩吼新洛,且看松雪媚南山。野梅官柳何时动,飞盖长桥待子闲。
-
我家一直有节俭的传统,奶奶的节俭来自我的老奶奶。 奶奶说:“我刚过门的时候,就承担起为家里做饭的任务。每当我挖米的时候,我婆婆就
-
王叔承《游金焦两山记》 王叔承 丙寅五月,同陈贞甫、范伯桢、仲昭兄弟为金山游。自京口渡江而西,数里及山。由修廊左折入寺。廊壁嵌古今碑题数十百,虚敞临江。寺中,观中泠泉亭,而井之水,经品为天下第一云。又
-
【3024】中国方略:怎么看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周一兵著,人民出版社,14 4万字,2016年1月第1版,39元)△全书分11个部分:①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