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意|阅读答案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意|阅读答案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安史之乱接近结束,史朝义兵败缢死,河南、河北相继被官军收复。这时杜甫早因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叛变,流亡到东川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他听到这样振奋人心的消息,一时惊喜欲狂,想七载干戈,生民疾苦,长期流浪,飘泊异乡,今日可以结束了。多年来妻子愁容在面,已成日常固定情态。杜甫想到,从此妻子再也不会有过去的那种愁苦了。而自身不仅可以结束流浪生活,还可以回到洛阳的故乡。这些思想和情感,跳荡在诗人的心怀,他好象不经过什么惨淡思索,脱口即吟成这样一首十分感人的即兴诗。

杜甫这首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喜意为中心,联结一切有关的思维动作;写动作,想情境,表兴奋,谈打算,这一切都是具体思维,有强烈的感情流注其中,不以景物寓情,加上节奏明快,所以情势发展迅速,有一种使读者收不胜收的兴奋和欣喜的情意从诗中溢出。

这首诗第一句就把全诗的题事写得绰绰有余,而其中的一个“忽”字,更在说事之外,传达了诗人久盼忽得的心情,全诗的喜兴皆系此端,并随诗人的意之所之,顺势生发开去。下七句诗承接着这个喜事,句句包含喜悦之情。初闻此讯的是诗人自己,他对于这场祸延天下的战乱,有切身体会,今日惊闻河南河北被官军收复,而自己的家乡正在河南境内,有家归不得的那种时日已因此而成过去,所以诗人才如此地激动,不禁流下了惊喜的眼泪。诗人的身遇心感多是困苦悲愁,平日中妻子也为此承担了无数的身心的压力。热爱自己妻子的杜甫,过去向无事由能使妻子高兴,所有的常是泪眼相照。今日不同了,人间有了最令人兴奋的消息,他从自己的体验中相信,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妻子,妻子的愁容定会一扫而光。 “却看妻子愁何在”,以设问的语气写,重量无限加大,其中包括了过去时日的愁苦之重,以及今日一朝除却的欢欣。我们从杜甫的“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动作情态中,也能观照杜甫妻子的心情。从杜甫的许多诗中我们早知,这一对患难夫妻,不论是风雪相隔,还是天涯共月,或者是异乡流落,从来是忧戚相共,辛苦同尝的,不用说她自己也是久盼战乱平息的,就是仅从丈夫欣喜欲狂的情态中,她也能感受极大的快乐。后四句的喜,已由惊喜转向了欣喜,化作了希望,不论是放歌纵酒,还是春路还乡,都是欣喜之情的行动设想,艺术形象中物化了这种情态,生活实践中何愁没有通达的归路,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归心一骋,已经神驰到故乡。可惜世路崎岖,杜甫的预想并未有实现;此后七年时,他病死东去的舟中;又过了四十三年他的遗骨才被后人运回故乡。

清人浦起龙评注此诗说: “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余俱写情。得力全在次句,于神理妙在逼真,于文势妙在反振。三、四以转作承;第五仍能缓受;第六上下引脉;七、八紧申‘还乡’。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读杜心解)这评点是很有见地的,特别是此诗是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足见他对杜甫的认识之深。

猜你喜欢
  •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酒泉子》鉴赏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 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 “一带一路”之南方丝绸之路

    【3377】“一带一路”之南方丝绸之路(陈昕、胡庆忠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41万字,2017年4月第1版,86元)△2016年12月“首届南方丝绸之路

  • 《伤农赏析》

    诗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隐居中度过,其诗亦多隐逸之风,这首《伤农》却是一篇富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对封建剥削阶级的奢侈浪费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此联描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红稻”指红色的稻米,不仅清香好吃,且

  • 李骏虎《阳光亮过所有的灯》

    一是的,我要说的是梦想。我要说的是有梦想的人生。我的梦想在文学,或许我将要谈论文学,但我其实是在说梦想。梦想是生命的阳光,和它相比

  • 李白《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此诗杨慎》全诗赏析

    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待取明朝

  • 《庄子·天地》解说和语译

    (解题) 本篇以篇首“天地”二字标题,内容却不是讲天地,而是论治天下之道。且“地”为讹字,说见篇中“解说”。 主旨在于贯彻无为的主张,进而提出“忘己”的观念。综观全篇思想驳杂,并不纯粹,似有羼入之文。

  • 古代诗文名篇之庾信诗《拟咏怀·畴昔国士遇》原文、鉴赏和解读

    庾信诗《拟咏怀·畴昔国士遇》 畴昔国士遇,生平知已恩。直言珠可吐,宁知炭欲吞!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无因同武骑,归守灞陵园。 本篇为《咏怀诗》的第六首。庾信十五岁便进入东宫为

  • 李商隐《烧香曲》全诗赏析

    钿云蟠蟠牙比鱼,孔雀翅尾蛟龙须。漳宫旧样博山炉,楚娇捧笑开芙蓿八蚕茧绵小分炷,兽焰微红隔云母。白天月泽寒未冰,金虎含秋向东吐。玉佩呵光铜照昏,帘波日暮冲斜门。西来欲上茂陵树,柏梁已失栽桃魂。露庭月井

  • 宋琬《渡黄河》人情的险恶更有甚于黄河浊浪

    宋琬曾是位少有才名的诗人,早年便高中进士,为官时也颇多惠政,深得人民爱戴。却不想被人诬陷,以以至于“立逮下狱”,“并系妻子”,在拘囚的三年中,又险遭不测之祸。

  • 吴兆骞《长白山》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吴兆骞《长白山》 吴兆骞 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 迥临沧海曙,独峙大荒秋。 白云横千丈,青天泻二流。 登封如可作,应待翠华游。 长白山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部和中朝边境东北部山地的总称,包括完达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