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鼠》情诗三百首赏析
硕鼠
作者: 梁化日 【本书体例】
【原文】: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1)!三岁贯女,莫我肯顾(2)。逝将去女,适彼乐土(3)。乐土乐土,爰得我所(4)。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5)。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6)。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7)。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8)。
【鉴赏】:
本篇选自诗经·魏风。它是一首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反压迫反剥削的民歌。作品以硕鼠为喻,深刻地揭露了奴隶主贪得无厌的本性,表达了奴隶们对黑暗现实的无比憎恶和要求摆脱压迫剥削的强烈愿望。奴隶们所向往的“乐土”、“乐国”、“乐郊”虽只是一种幻想而已,但其追求精神是极可贵的。
诗歌作者将奴隶主贵族比之为人人憎恶的硕鼠是耐人寻味的。毛诗序指出老鼠的本性是“贪而畏人”,这正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剥削奴隶时所具有的双重特性:他们一方面贪得无厌,一方面又要对其贪婪本性进行种种掩饰,穷凶极恶,已经丧失了人性。如此用喻,比明白地说出诅咒的对象更为生动而形象。
全诗共三章,一开始就用呼告手法连呼“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把一向威风十足的奴隶主贵族直呼为大老鼠,并愤慨地警告他们“无食我黍”,这一呼一告,喊出了奴隶们不能再忍受压迫的心声。然后又怒不可遏地指斥了奴隶主贵族从不顾奴隶的死活,从而断然提出了“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的强烈愿望。这样,每章开头“硕鼠硕鼠”连呼,“无食我黍”、“无食我麦”、“无食我苗”连告;末尾又“乐土乐土”、“乐国乐国”、“乐郊乐郊”连唱,前面表示深恶痛绝,后面表示热烈追求,两相对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全诗的基本格式是回环复沓。三章字数基本相同,只对应地变换了少数的字句。但其意境却是层层推进,步步深化的。如每章第二句末字“黍”、“麦”、“苗”的变换,黍成熟在秋天,麦子成熟在夏天,苗则春时方壮。奴隶主贪婪成性,直至禾苗未熟也要强取,是何等残忍。还如每章末句“爰得我所”、“得我直”、“谁之永号”的变换,“得所”是得到安居乐业的处所;“得直”是如果得不到安居乐业,得到合理的生活也就够了;“谁之永号”是如果合理的生活也得不到,则只要不哀呼也就够了。奴隶们的要求是逐步降低的,但他们生活痛苦的情状却是层层深化了。这些血和泪的诉述,都是围绕着提出并回答谁养活谁这一基本点进行反复吟唱的,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这首极具鼓动性的民歌,在语言和声调方面也很有特色。全诗语言浑朴自然,一片天籁,丝毫没有娇柔之态和雕琢之痕;每章五韵,都随着情感的自然流露而富于变化。前四句是隔句一韵,末三句是每句一韵,都非常自由。正如陈第读诗拙言所说:“毛诗之韵,动乎天机,不弗雕刻。”这一评论,从硕鼠的用韵情况看,说得很是正确。
-
作者: 赵德福 【本书体例】
-
(清)何仕昌 狮子摩霄汉①,香炉篆太空②。 朝阳迎旭日③,猜啸乱松风④。 石照三千界⑤,莲花七窍通⑥。 玉尖如宝塔⑦,更有聚云峰。 【题解】 缙云山在重庆西北约60公里处,因山上有缙云寺而得名。寺建于
-
作者: 韩宗敏
-
携酒花林下,前有千载坟。于时不共酌,奈此泉下人。始自玩芳物,行当念徂春。聊舒远世踪,坐望还山云。且遂一欢笑,焉知贱与贫。
-
【注释】:契丹助晋兵,一号三十万(叶)。晋家报契丹,一数一匹绢。三十万绢未足惜,一十六州空弃掷。遂令宋统成偏安,中原以北无幽燕。金元相承二百载,恸哭衣冠化兜铠。至今五镇接三边,不备西陲备东海。
-
古代名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注释与译文
【名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注释与译文]不一步两步地积累,就不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积聚一条条细小的水流,就不能汇成深邃的江海。说明学习取得成就的关键在于不断积累。 参考文献
-
此皆朝廷不重教官之职,故无以振作士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此皆朝廷不重教官之职,故无以振作士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题 解】《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卷66,题目为编选者加的,意思是说:吴国开国君
-
【注释】 选自《尚书·尧典》。史官记叙尧的事迹的书,故称《尧典》。 允:诚信。 恭:恭谨。郑玄说:“不懈于位曰恭。” 克:能够。 让:让贤。 光:通“广”。一说作“光耀”解。 被:及,到。 四表:四方
-
孔子曰:“未能事 ① 人,焉 ② 能事鬼?……未知 ③ 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十二) 注释 ①事:侍奉。②焉:哪,怎么。③知:明白。 【译文】 孔子说:“不能侍奉人,哪能侍奉鬼?没有明白生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