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草不黄》情诗三百首赏析
何草不黄
作者: 路雪彩 【本书体例】
【原文】: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1),何人不将(2),经营四方(3)。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4)?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5),率彼旷野(6)。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7),率彼幽草。(8)有栈之车(9),行彼周道(10)。
【鉴赏】:
何草不黄选自诗经·小雅,是“小雅”的最后一首诗。
这是写征伐不息、征夫怨恨的诗。朱熹诗集传说:“周室将亡,征役不息,行者苦之,故作此诗。”朱熹认为此诗作者是从事兵役或劳役的征夫,很有道理。全诗说征夫终年奔波,不被当人看待,抒发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全诗四章。一开始就用“何草、何日、何人”三句话发出了严厉的质问,写出征夫的劳苦和从役人数的众多。正如毛诗序所说:“万民无不从役”。可见统治者穷兵黩武,劳师动众。第二章意思更进一层,征夫们困顿劳苦,统治者不把他们当人看待,因而发出了“独为匪民”的责问和感叹,使愤慨之情达到高潮。第三章、第四章以征夫在旷野中看到的野兽作比兴,痛斥统治者“视民如禽兽”(毛诗传语),使征夫终年不得休息,在道路上疲于奔命,紧承着第二章“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方玉润在他的诗经原始里说:“旷野之间无非虎兕,幽草以内尽是芃狐,此何如荒凉景象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乘此栈车,行彼周道,是虎兕芃狐相率而为群也,其幸而不为恶兽所噬者亦几希矣。嗟嗟我征夫,独非民哉?胡为遭此乱离,弃其室家,几至无人不鳏哉?盖怨之至也。周衰如此,岂能久待?编诗者,以此殿小雅之终。”方氏的理解偶有偏颇之处,但对我们理解诗意是很有帮助的。
“小雅”中多是贵族士大夫的作品,可这首诗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类似“风”诗,保留着民歌色彩。它的复沓叠唱,比兴手法等等,都使它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
-
吴掾留觞楚郡心,洞庭秋雨海门阴。但令意远扁舟近,不道沧江百丈深。
-
《泰山刻石》,传为李斯所书。李斯(?—前208),字通古,楚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少从荀子学,后入秦,佐秦取天下,累官至丞相。后遭赵高陷害,被二世处死。秦初有天下,李斯“奏罢不合秦文者,于是天下行之。
-
少年解长剑,投赠即分离。何不断犀象,精光暗往时。蹉跎君自惜,窜逐我因谁。地远虞翻老,秋深宋玉悲。空摧芳桂色,不屈古松姿。感激平生意,劳歌寄此辞。
-
相如死后无词客,延寿亡来绝画工。玉颜不是黄金少,泪滴秋山入寿宫。
-
关于癖好,明人张岱说过:“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清人张潮亦有言:“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
-
建中即藩守,天宝为侍臣。历观两都士,多阅诸侯人。邹生乃后来,英俊亦罕伦。为文颇瑰丽,禀度自贞醇。甲科推令名,延阁播芳尘。再命趋王畿,请告奉慈亲。一钟信荣禄,可以展欢欣。昆弟俱时秀,长衢当自伸。聊从郡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青山绿水的著名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青山绿水的诗句古词,描写青山绿水的诗句,关于青山绿水的古诗词。1. 《题临安邸》宋代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2. 《大林寺桃花》唐代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
-
与君园庐并,微尚颇亦同。耕钓方自逸,壶觞趣不空。门无俗士驾,人有上皇风。何必先贤传,惟称庞德公。
-
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帽今在顶上,君已归泉中。物故犹堪用,人亡不可逢。岐山今夜月,坟树正秋风。
-
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