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歌》情诗三百首赏析
丘陵歌
作者: 党天正 【本书体例】
【原文】:
登彼丘陵,峛崺其阪(1)。仁道在迩(2),求之若远。遂迷不复,自婴屯蹇(3)。喟然回虑(4),题彼泰山。郁确其高(5),梁甫回连(6)。枳刺充路(7),陟之无缘。将伐无柯(8),患兹蔓延。惟以永叹,涕霣潺湲(9)。
【鉴赏】:
汉代陆贾的新语·慎微篇称孔子作公陵之歌,但无歌辞。孔丛子云,鲁哀公使人携璧玉去卫国迎接孔子,却不能赏用他,因而孔子作了这首丘陵歌。诗作以登临丘山的艰难,隐喻仕途的艰难和推行仁道之不易,反映了孔子伤哀怨之情。开篇以登临丘陵,而山坡绵延不绝起兴,由路途遥远,难凌绝顶,引出了“仁道在迩,求之若远”之意。道不远人,仁道无处不在,而求之却又舍近就远,渺茫难寻。看来,实行仁道实非易事。接着两句,指出了趋远避近的结果:“遂迷不复,自婴屯蹇”,为艰难困苦所缠绕,迷乱而难复回。丘陵难登,求道不得,作者喟然长叹,在失意困惑之时,便想回心转意,有改变初衷之想。下面又以登山为喻,申述理想不得实现的苦闷。登丘而路途漫漫,作者又欲题名泰山,可山势高峻奇险,亦是欲登不能。就连泰山之下的梁甫山,也是盘旋连绵,灌木丛生,枳棘当道,因而无从攀援。想要砍伐恶木以通道路,可又没有斧子。如果任其滋生蔓延,再想攀登则势将更难,所以深以为患。这里,作者极写登山路途的艰险曲折,障碍重重,暗寓着仕途的凶险坎坷,个人壮志不遂,宏图难展,未来的前程茫然不测。丘陵高山,都是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难凌绝顶。持瑾怀玉,却不为世人赏用;仁道在握,而无施行之所。处处碰壁,希望落空,作者只有“惟以永叹,涕霣潺湲”。慨然长叹,以至于潸然泪下,无可奈何的叹息;伴随着个人失志的哀伤。诗歌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于此得到充分体现。结句以一声浩叹作为收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与联想。全诗采用比喻象征的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作者追寻理想,欲行仁道的艰难历程。诗意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叙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感情色彩极为浓厚。登丘陵而路遥道远,求仁道又就远舍近,作者为之喟然。题泰山而山高势险,陟梁甫又道阻路塞,诗人始则永叹,继而便怆然涕下,感情盘旋郁结,九曲十回,最后一泻而下,尽显无余。诗作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写来婉转含蓄,一唱三叹,余味不尽,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全篇均为四言,句式整齐划一。押韵颇有规律,十六句诗,偶句相押,凡八韵,且一韵到底,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是一首较为成熟的四言古诗。
-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出处】唐王维《老将行》。 【翻译】 一个人可以驰骋战场三千里,一把剑可以抵抗雄兵百万。这两句诗是描写老将 少年十五二十时 的英勇善战,威猛无敌。当年那种气吞
-
五彩绣衣裳,当年正相称。春风旧关路,归去真多兴。兰陔行可采,莲府犹回瞪。杨家绀幰迎,谢守瑶华赠。御街草泛滟,台柏烟含凝。曾是平生游,无因理归乘。
-
作者: 孟祥锡 【本书体例】
-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作品赏析这首诗以一个“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个被幽闭在深宫里的少女的一连串动作和意态,运思深婉,刻画入微,使读得
-
国学名句“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出处和解释
【名句】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 语出宋代姜夔《姜氏诗说》(一作(白石道人诗说))。别人很容易说出来的,我就少说;别人都难以说出来的,我就用比较容易理解的话加以说明。说明搞创作不能跟在别
-
日长渐觉逍遥乐,何况终朝无事人。安得遂为无事者,人间万虑不关身。
-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
【原题】:丁钦夫来宰吾县几三年清德美政兹不复道二诗送行意之所寓钦夫固已默喻他日见东夫告出似之发数百里一笑
-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出处】唐白居易《 琵琶行 》 【意思】我听了琵琶声已经叹息,又听了这番话更加歔欷。
-
姜嘉锵演唱古诗词(姜嘉锵唱的中国古典诗词林虹作曲的古典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姜嘉锵演唱古诗词,内容包括姜嘉锵唱的中国古典诗词林虹作曲的古典诗词,姜嘉锵唱的中国古典诗词林虹作曲的古典诗词,姜嘉锵的《下四川》歌词。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浩若烟海,犹以唐诗更为璀璨。她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许多佳作,或内容深刻,或语句优美,或忧愤深广,或意境深邃,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