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石帆铭》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石帆铭》原文|翻译|赏析

应风剖流〔2〕,息石横波〔3〕。下潈地轴〔4〕,上獦星罗〔5〕。吐湘引汉,歙蠡吞沱〔6〕。西历岷冢,北泻淮河〔7〕。眇森宏蔼〔8〕,积广连深。沦天测际〔9〕,亘海穷阴〔10〕。云旌未起〔11〕,风柯不吟〔12〕。崩涛山坠。郁浪雷沉〔13〕。在昔鸿荒〔14〕,刊启源陆。表里民邦〔15〕,经纬鸟服〔16〕。瞻贞视晦〔17〕,坎水巽木〔18〕。乃剡乃铲〔19〕,既刳既斫〔20〕。飞深浮远,巢潭馆谷〔21〕。涉川之利〔22〕,谓易则难;临渊之戒〔23〕,曰危乃安。泊潜轻济〔24〕,冥表勤言〔25〕。穆我戒逐,留御不还〔26〕。徒悲猿鹄,空驾沧烟。君子彼想,祇心载惕〔27〕。林简松括,水采龙鹢〔28〕。觇气涉潮,投祭沉璧〔29〕。揆检含图〔30〕,命辰定历〔31〕。二崤虎口,周王夙趋〔32〕;九折羊肠,汉臣电驱〔33〕,潜鳞浮翼,争景乘虚〔34〕。衡石赤鳐,帝子察殂〔35〕。青山断河,后父沉躯〔36〕。川吏掌津,敢告访途〔37〕【注释】〔1〕石帆,山名,在舞阳(今属河南),因山崖若数百幅帆,故名。据荆州记记载:武陵舞阳县有石帆山。若数百幅帆。宋书临川王道规传:临川王子顼为荆州,鲍照为前军参军,掌书记之职。此铭当在荆州时所作。〔2〕应风剖流:玉篇曰:“剖,判也,中分为剖。”〔3〕横波:横流之水波。楚辞曰:“冲风起兮横波。”〔4〕潈(cóng):小水流入大水。〔5〕星罗:如众星之罗列。〔6〕“吐湘”二句:水名。说文曰:“湘水出零陵阳海山,北入江。”汉: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又泯山导江,东别为沱。“西历”岷冢:孔安国曰:“岷山、嶓冢皆山名。”华阳国志曰:“西岷、嶓冢,地称天府。”〔7〕泻:倾也。〔8〕眇:微也,远也。森:木多貌。李善文选注曰:“蔼蔼:茂盛貌。”〔9〕沦天:入天。际:方也。〔10〕亘:竟也。〔11〕旌:旗的通称。吕氏春秋:“其云状若悬釜而赤,其名曰云旗。”〔12〕风柯:风中之树枝。〔13〕郁浪:盛浪。〔14〕鸿荒:谓太古,混沌初开之世,汉扬雄法言道:“鸿荒之世,圣人恶之?”〔15〕表里:左传曰:“表里山河。”〔16〕经纬:南北曰经,东西曰纬。〔17〕瞻贞:孔安国尚书:“内卦曰贞,外卦曰悔。”〔18〕坎水巽木:周易曰:“坎为水。”又曰:“巽为木”。〔19〕乃剡乃铲:尚书曰:“刳木为舟,剡木为楫。”〔20〕刳(kū):剖开,挖空。铲:削平。〔21〕巢:居。潭:水深曰潭。〔22〕利:周易曰:“利涉大川。”〔23〕临渊:毛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24〕泊:鲍参军集注钱振伦按:泊,疑作汨。史记·屈原列传:“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注:“汨水在罗,故曰汨罗也。”〔25〕冥海:礼记曰:“海表。”〔26〕“穆戎”二句:抱朴子曰:“穆王南征,一军皆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沙为虫。”左传曰:“齐侯伐楚曰:‘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昭王之不复,君其问渚水滨’。”杜预注曰:“昭王,成王孙,南巡守,涉汉,船坏而溺。”〔27〕“君子”二句:鲍参军集注黄节补注曰:“孙德谦六朝丽指曰:‘君子彼想,想是想彼君子。类彦和之所谓颠倒之句者,何以颠倒以期其新也。’”〔28〕“林简”二句:毛苌诗曰:“山木曰林。”颜师古汉书补注曰:“简犹 选拣。”广雅曰:“括,柏也。”薛综西京赋注曰:“括,柏叶松身。”淮南子曰:“龙舟鹢首。”高诱注曰:“鹢,水鸟也。画其像,著船首。”〔29〕“觇气”二句:觇(chān):窥视。涉潮:抱朴子:“潮汐者,一月之中,天再东再西,故潮再大再小。”沈璧:帝王世纪:“尧与群百沈璧于河。乃为握河记,今尚书侯是也。”〔30〕揆:度也。检:孟康注汉书曰:“刻石纪号,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焉”。〔31〕定历:路史曰:“轩辕皇帝,受河图,作历,岁纪甲寅,日记甲子。”〔32〕“二崤”二句:左氏传曰:“崤有二陵,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其北陵,文王所避风者也。”虎口:战国策:“今秦四塞之国,譬如虎口,面君入之,则百不如所出矣”。补注吴汝纶曰:“夙疑为风。”〔33〕“九折”二句:汉书:“王陽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阪,此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百!’”史记正义曰:“羊肠阪在太行山上。”高诱吕氏春秋注曰:“羊肠山盘纡如羊肠。”〔34〕“潜鳞”二句:魏文帝沧海赋:“扬鳞濯翼,载沉载浮。”列子:“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乘虚不坠。触石不硋。”〔35〕“衡石”二句:山海经:“大荒之中,有衡石山。”又:“秦器之山,濩水出焉,是多鳐鱼,状如鲤,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常行西海,而游于东海。”又:“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娲。女娲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鲍参军集注黄节补注:“山海经:‘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交,潇湘之渊,出入多飘风暴雨。’楚辞·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列女传:‘舜方陟于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说文:‘殂,往死也’。”〔36〕“青山”二句:山海经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驾鸟;南望渚,禹父之所化。”拾遗记曰:“尧命治水,自沈于羽渊,化为玄鱼,时扬振鳞,横修波之上,见者谓之河精。”〔37〕“川吏”二句:吴越春秋:“椒邱为齐王使于吴,过准津,欲饮王于津。水中有神,见马即出,以害其马,君勿饮也。”庄子:“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之山,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赏析】本文以诗一般的意境,描绘石帆山的雄奇之风光。全文笔墨挥洒,将石帆山的山水之美,细致地描绘出来,颇富气势。

猜你喜欢
  • 杜甫《奉和严公军城早秋》全诗赏析

    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已收滴博云间戍,欲夺蓬婆雪外城。 作品赏析【鹤注】当是广德二年秋七月在幕府作。秋风袅袅动高旌①,玉帐分弓射虏营②。已收滴博云间戍③,欲夺蓬婆雪外城④。(此诗

  • 杜甫《述怀》全诗赏析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山中漏茅

  • 三年级上册古诗词积累(小学三年级上册所有古诗内容)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三年级上册古诗词积累,内容包括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大全,三年级上必背古诗,小学三年级上册所有古诗内容。必备: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望天门山》 李白 《别董大》 高适(唐) 《绝句》(其三) 杜甫(唐) 《春夜喜雨》 杜甫 《绝句》(其

  • 《重耳出亡》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左传》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 (1) ,晋人伐诸蒲城 (2)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 (3) ,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 (4) ,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 (5) 。从

  • 黄钟《天生桥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黄钟:天生桥记 黄钟榆西天生桥者,龙关胜境也。两岸绝壁,一石跨江,非关人力,故曰天生。其景则前临洱水,气象万千。下叠浪如梅,千年不

  • 古籍名著《乐章集》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词别集。一卷。北宋柳永撰。刊于明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未见更早传本。 柳永,初名三变,字耆卿。约生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约卒于宋皇祐六年(1054年)。崇安(今属福建)人。景祐元年进士,一生不

  • 罗兴坤《山水帖(组诗)》

    下山送我下山的,有匆忙的流水,缓慢的落日和慌里慌张的羊群那些重又泛起的尘土,漫过暮色它们和我一样,还有一颗尘世之心而流水走失在半途

  • 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书轩》全诗鉴赏

    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叶声。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

  • 校本课程关于四季的古诗词教案(四年级下册校本12首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校本课程关于四季的古诗词教案,内容包括四年级下册校本12首古诗,四年级第一课的教案古诗词三首,关于四季的古诗词(各5首)。您好!【素墨】为你解答!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

  •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

    名言: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 注释: 正: 治。衡: 秤。绳墨: 古时木匠打直线的工具。规矩: 画方圆的工 具。 句意: 礼仪对于治理国家来说, 就好象秤之可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