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赋》原文|翻译|赏析
天河渐没〔1〕,日轮将起。燕噪吴王〔2〕,鸟惊御史〔3〕。玉花簟上,金莲帐里〔4〕。始折屏风,新开户扇。朝光晃眼,早风吹面。临桁下而牵衫〔5〕,就箱边而著钏〔6〕。宿鬟尚卷〔7〕,残妆已薄。无复唇珠〔8〕,才馀眉萼〔9〕。靥上星稀〔10〕,黄中月落〔11〕。镜台银带,本出魏宫〔12〕。能横却月〔13〕,巧挂回风〔14〕。龙垂匣外,凤倚花中。镜乃照胆照心〔15〕,难逢难值。镂五色之盘龙〔16〕,刻千年之古字。山鸡看而独舞〔17〕,海鸟见而孤鸣〔18〕。临水则池中月出,照日则壁上菱生〔19〕。暂设妆奁〔20〕,还抽镜屉〔21〕。竞学生情〔22〕,争怜今世〔23〕。鬓齐故略〔24〕,眉平犹剃〔25〕。飞花砖子〔26〕,次第须安〔27〕。朱开锦蹹〔28〕,黛难油檀〔29〕。脂和甲煎〔30〕,泽渍香兰〔31〕。量髻鬓之长短,度安花之相去〔32〕。悬媚子于搔头〔33〕,拭钗梁于粉絮〔34〕。梳头新罢照著衣〔35〕,还从妆处取将归〔36〕。暂看弦系〔37〕,悬知缬缦〔38〕。衫正身长,裙斜假襻〔39〕。真成个镜特相宜,不能片时藏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注释】〔1〕天河:指银河。天色将晚,故银河渐逝。〔2〕吴王:指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据越绝书·吴地传载:秦始皇十一年,守宫者持火照燕,失火烧毁吴王宫。〔3〕御史:指御史大夫朱博。汉书·朱博传载:博为御史,府中有柏树,其上常栖野鸟数千。〔4〕金莲帐:一种豪华的帷帐。〔5〕桁(hànɡ):衣架。〔6〕钏(chuàn):手镯。〔7〕宿鬟:前夜梳好的发髻。〔8〕无复唇珠:谓涂于唇上的化妆之物已消失。〔9〕眉萼:眉额间的妆饰物,形如梅花萼。〔10〕靥(yè):脸上的酒涡。六朝妇女往往于面上涂贴黄色妆饰,其状如星。〔11〕黄:涂贴于额上的装饰物。〔12〕魏宫:指战国时期的魏国王宫。〔13〕却月:钗名。女红余志载:燕昭王赐旋娟以金梁却月之钗。〔14〕回风:扇名。见西京杂记。〔15〕照胆照心:西京杂记载:秦咸阳宫有方镜,人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女子有邪心,以镜照之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之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16〕镂:雕刻。〔17〕山鸡:异苑载:山鸡爱其羽毛,映水则舞。魏武帝时南方献山鸡,置大镜前,不知止,遂累死。〔18〕海鸟:本名爱居,似凤。范泰鸾鸟诗序:宾国君得鸾鸟,欲其鸣而不得,悬镜照之,鸾睹影而悲鸣。〔19〕菱生:宫壁上照影如菱花。〔20〕妆奁(lián):盛化妆品的匣子。〔21〕屉:抽屉。〔22〕生情:此处指动人的情态。〔23〕怜:被爱。今世:指当代帝王。〔24〕略:修整。〔25〕剃:剃去眉毛。〔26〕飞花砖子:即花砖。〔27〕次第:依次。〔28〕锦蹹:锦绣的地毯。〔29〕黛:青绿色的画眉之物。檀:即檀木。〔30〕甲煎:即甲香,一种饰面之物。〔31〕泽:香泽。〔32〕相去:相距离。〔33〕媚子:一种手饰。搔头:指玉簪。〔34〕钗梁:一种手饰。粉絮:用绵做成的粉扑。〔35〕著衣:镜面。东宫旧事:“皇太子纳妃,有著衣大镜。”〔36〕取将归:谓把镜子拿来,随身携带。〔37〕弦系:系镜的丝绳。〔38〕悬知:料想。缬缦:此处指发髻。〔39〕假:凭借。襻(pàn):衣上的扣襻。【赏析】此文虽题名为镜赋,但它实际令读者看到的,却是一幅美人晨妆图。就这一点而论,它与当时那“宫体”之作是完全一样的。不过从艺术构思的角度讲,它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种独到之处,就在于它的新奇与巧妙。作者虽然写镜,但极少正面静性的铺陈,而是通过刻画美人的晨妆,对其加以侧面的描述。由于作品把人物在镜前的各种动作表现的都很细腻,尤其是作者凭自己丰富的学识修养,极巧妙地自然地运用了一些典故。这便使得作品除呈现出艳丽的宫廷遗兴色彩外,又包含了一定的历史趣味。
-
周必大:游天平山录 周必大五月丁亥早,范至能、颜休文相别于阊门外,唐致远联舟绕城望姑苏馆而过,八里至横塘,又数里至黄山,又数里过木
-
典源出处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尊立卫皇后,及发燕王定国阴事,盖 (主父) 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人或说偃曰:太横矣。主父曰: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
-
我少知子由,天资和而清。好学老益坚,表里渐融明。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不见六七年,微言谁与赓。常恐坦率性,放纵不自程。会合亦何事,无言对空枰。使人之意消,不善无由萌。森然有六女,包裹布与荆。无忧赖贤
-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
-
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人贪归路好,节近中原正。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
-
待之以诚信,约之以法度,示之以赏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待之以诚信,约之以法度,示之以赏罚。》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醒世恒言 明金阊叶敬池刊本《醒世恒言》扉页书影 明金阊叶敬池刊本《醒世恒言》正文书影 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四十卷。不题撰人。据考证,知为冯梦龙编撰。冯梦龙,字犹龙,别号龙子犹,长洲(今江
-
花梢红未足,条破惊新绿。重帘下遍阑干曲。有人春睡熟,有人春睡熟。鸣禽破梦,云偏目蹙,起来香鳃褪红玉。花时爱与愁相续。罗裙过半幅,罗裙过半幅。
-
【注释】:宋代都市繁荣、歌妓激增,词中歌咏士子与妓女婉转绸缪之态的,数量颇多。柳永、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都有这一类作品。康与之的这首词,也属此类艳情词。词中写的,是歌妓冬夜留宴书生的欢昵场面,软媚艳冶之致。“霜幕风帘”三句,写节序及佳人
-
【原题】:泊雷公步涉豫章境江流淼漫烟村夹岸景色横出顾挹不暇舟中偶获古风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