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家谱实例及赏析·赏析
谱牒·家谱实例及赏析·赏析
陇靖邑李氏家谱为古制谱,一切都按照古代格式编修,属清末民初时期的民间家谱。而陇靖邑王氏族谱属于现代之作,打破了旧规,格式有了大的变化,比较通俗,易于众人观赏,也便于效仿。
盛世修志,承古拓今。家兴思源,继往开来。改革开放以来,国泰民安,万象更新,修谱之风悄然兴起。从各地所修之谱牒来看,无论文字水平,还是印制技巧,都有了划时代的提高。陇靖邑李氏家谱为手工抄写,陇靖邑王氏族谱为油墨印刷。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它产生于封建社会,其作用在于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继世流。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欲兴国族,必自家族始,想知一国之兴衰,至少也必先知一家之兴衰。在封建社会,由于统治阶级的利用和提倡,谱学得到了发展乃至普及,成了一门专门学问,很多学者也从事于谱学的撰述。宋代欧阳修、苏洵等大文学家各创谱式,并在理论上多有建树,遂使谱例规范化,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谱系之学,之所以在封建社会久盛不衰,除了有利于维护封建制度,多为统治者所鼓励和倡导外,也还有和睦宗族,崇文修德,激励后人的积极作用,还能从某些方面反映当时当地的历史面貌、人文典籍、社会风尚,成为地方志的必要补充和佐证。因此,当代人修家谱,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要继承它积极有用的方面,发扬光大,赋予时代精神,也要剔除诸多消极腐朽的东西,诸如带有明显封建烙印的俯首忠君、男尊女卑、奴化教育等糟粕。
纵观过去规范化谱牒的谱式,体系庞大复杂,包括谱名、谱序、谱记、恩荣录、遗像、族规家法、五服图、世系表、谱系本记、仁宦记、传记、先世考、名绩录、祠堂说、族产说、丘垅图、艺文录、派语字辈律、余庆录、领谱记等内容,当代人实在难以效仿,也无从此必要。修谱,既要展示出谱牒所要求的基本内容,使它确能起到考世系、明伦次、增和睦的作用,同时也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不拘泥于传统格式的束缚,做到简明扼要,别具一格。在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叙述上,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不牵强附会,言过其实;文字上做到通俗易懂,标点分明,便于后人阅读。只要把握好这些要求,也就足够了。
-
要理解李纲这首词中的思想感情,先要对他的政治立场和生活经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李纲的一生是坚决主张抗金的,是著名的抗战派代表人物之一。早在宣和七年,金兵进犯,宋徽宗惊慌失措,急于逃避时,李纲曾刺臂血上书,力主抗战。宋钦宗以李纲为兵部侍郎,
-
2017年5月的一天,收到一封寄自河南安阳的书信,来信者是与我素昧平生的张平治先生。他在信中说,多年来他一直在关注、研读我的诗歌,并正
-
秋馆清凉日,书因解闷看。夜窗幽独处,琴不为人弹。游宴慵多废,趋朝老渐难。禅僧教断酒,道士劝休官。渭曲庄犹在,钱唐俸尚残。如能便归去,亦不至饥寒。
-
西江之水何悠哉,经历灨石险且回。余波拗怒犹涵澹,奔涛击浪常喧豗。有时夜上滕王阁,月照净练无纤埃。杨阑左里在其北,无风浪起传古来。老蛟深处厌窟穴,蛇身微行见者猜。呼龙沥酒未及祝,五色粲烂高崔嵬。忽然远引
-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出处】唐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二 》。 【意思】白羽: 箭杆上的白色羽毛,此借指箭。《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视之,
-
【经文】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①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② 。 【今注】 ①方:指规律、规则。变成方:指声音的
-
谁成全了陆逊读《三国演义》,感觉陆逊是个让人眼亮的人物。有一年,谈歌在长安大戏院看京戏《白帝城》,京戏新秀宋小川饰陆逊,威风潇洒,
-
好住旧林泉,回头一怅然。渐知吾潦倒,深愧尔留连。欲作栖云计,须营种黍钱。更容求一郡,不得亦归田。
-
愈有愈要没有的物,非要不可——这是正常的,等到有了,还想新的——这是异常的,不论男女老幼,凡属人类,总有这两种心理,总离不了先正常
-
儒者之学,不同释氏之五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儒者之学,不同释氏之五宗。》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