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抿”字》原文|翻译|赏析
清·石天基
或问抿刷的“抿”字如何写2,其人写作“皿”字应之。或曰:“此是器皿的‘皿’字,恐怕不是么?”其人即用笔将“皿”字下尽一头拖长,曰:“如此样子,难道还不像抿刷么?”
1本文选自石天基笑得好。2抿刷:刷头发用的刷子。
【析点】 把“抿刷”的“抿”写成“器皿”的“皿”,无疑是写了错别字;被人质疑后竟“将‘皿’字下尽一头拖长”,然后煞有介事地说:“难道还不像抿刷么?”短文至此,戛然而止,怎能不令人解颐! 大胆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古代传说中造字的仓颉如地下有知,恐怕也要自愧弗如。他那反应的机敏性,不知让人说他是聪明还是愚痴? 可惜,他造的字,像是真像,是则非是。他为“皿”字拖出一条尾巴,造出一个怪字;也为自己留下一条笑柄,造出一段笑料。能供人一笑,也算是他的一个“功劳”吧?
有趣的是此人所造的字,正符合汉字造形法中“象形”一法;可惜汉字造形“象形”之外,尚有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即古所谓“六书”,这只瞎猫没有碰上死耗子,反落得个贻笑众人的下场,悲夫!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论语·为政)
-
辛弃疾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
-
【原题】:长卿明府具楼船泛泖登塔同开之吉士履善长史事在己卯七月望日二首
-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出处】唐杜甫《 曲江二首 》。 【意思】 仔细推敲宇宙万物间的道理,觉得人生应该及时行乐才对,何必为那些虚浮的名声,而束缚了一生的自由呢? 浮名虚誉不值得重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
-
乐宫多暇豫,望苑暂回舆。 鸣笳陵绝浪,飞盖历通渠。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 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 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余。 【译】 乐宫中的生活悠游闲适, 驾着车儿,吟着诗。 我的车儿呵,突然停
-
作者: 王瑞明 《契文举例》二卷,为第一部考释甲骨文
-
举网惊呼得巨鱼,馋涎不易忍流酥。更烦赤脚长须老,来趁西风十幅蒲。
-
子夜四时歌(选四) 【原诗】:春歌一春林花多
-
作品:师说 简介本篇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
-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独上 一作:独坐)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