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做事》原文|翻译|赏析
清·钱泳2
后生家每临事3,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安能会耶?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4,大误终身。
家鹤滩先生有明日歌最妙5,附记于此:“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6。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7?请君听我明日歌。”
1本文是履园丛话中的一则,标题为后人所加。2钱泳(1759-1844):字梅溪,擅长书法、诗、画,有梅溪文钞,履园丛话等。3后生家:年轻人。4因循:迟延苟且。5家:吾家,古代称同姓者为“吾家”。鹤滩先生:钱鹤滩,名福。6蹉跎:时间虚度而无成就。7百年:指一生。几何:多少。
【析点】 这则笔记是一位仁厚长者在耐心地教诲“后生家”,他提醒遇事一要勇于承担,不要畏葸不前;二要珍惜时光,不要推拖时日。内容颇有积极意义,所言“做则会,不做安能会”、“一味因循,大误终身”诸语,出语平易,而含义深刻精到,富于鼓励与鞭策的力量。
这则笔记分为正文和“附记”两部分,正文是作者的议论,“附记”引用他人诗歌,补充、印证自己的论点,这是一种灵活简便的手法;特别是在“笔记”这种随笔、杂记式的文章中,运用起来更显亲切自然。
要说明的是,明日歌最早的作者是明代的文嘉,鹤滩先生只是改动了其中个别字句而已,可见明日歌在当时民间口头流传甚广。此明日歌语言平顺,但颇富警策意义,确实起到了深化本文中心思想的作用。另外,这则笔记议论的是两个问题,附诗只针对了其中第二个问题,使人易于忽略所议的前一问题,不能不说这是写作中的一点疏漏。
-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
嗟嗟乎双齿,自吾有之尔,俾尔嚼肉咀蔬,衔杯漱水;丰吾肤革,滋吾血髓;从幼逮老,勤亦至矣。幸有辅车,非无龂齶。胡然舍我,一旦双落。齿虽无情,吾岂无情。老与齿别,齿随涕零。我老日来,尔去不回。嗟嗟乎双齿,
-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秋潭垂钓去,夜月叩船归。烟影侵芦岸,潮痕在竹扉。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
-
韩昭侯谓申子曰:“法度甚不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宫。今君设法度而听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昭侯曰:“吾自今以来知行法矣,寡人奚听矣?”一日,申子请仕其从兄官。昭侯曰:“非所学
-
散文·诸子散文·韩非子《难一节录》 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这则寓言,节选自《难一》
-
这首诗写的是江南特有的细雪,诗人名为咏雪,实为伤怀。作品中所写的雪,既不是银妆素裹的旷野之雪,也不是漫天飞舞的吉征瑞兆之雪,而是江南庭院中的细雪。作者立于帘下,他的眼界也未曾超出庭院的上下前后。 首句写风摇庭院之树,是因树动而知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于带草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草的诗句,描写草的诗句古诗大全,带草的诗句。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
-
【名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注释与译文]宋代范仲淹镇守杭州,部下都得到保举,只有在外任职的苏麟没有被荐,于是献了这两句诗。意思是说:靠近水的楼台先得到月光,向阳的花木阳光充足,容易繁茂。
-
[美国]丁肇中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演讲词】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
-
徐渭 山深熟石榴,向日笑开口 ① 。 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 【注释】 ①向日:对着太阳。 【评说】 本诗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徐渭墨迹《榴实图》题诗。 徐渭(1521—1593),明代著名书画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