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曾公讳正重之墓志》(高振茂)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曾公讳正重之墓志(高振茂)
曾公讳正重,生于1928年农历正月初一,卒于2008年农历正月十九,享年八十一岁。
公乃景泰县中泉乡三合村曾家湾人,毕生艰辛,以农耕为主。早年吃苦,家境贫寒。一父两母,先母生三女不久病故,其中小女不满周岁时早夭。其母续适其父,生五男两女,长子、次子先后早年英逝,姐弟共十人,公在姐弟中排行第九。三岁丧母,十三岁丧父,家庭口多粮少,衣难御寒,姐弟相依为命。其父过世后寄居三合其姐张氏门下,做勤工或放羊等长达八年之久,二十一岁时与中泉寇氏成婚,勉强独立。辛勤劳作,默默无言,吃苦耐劳,远近知详。
公有嗣五人,两男三女,育女抚儿,日夜奔忙。餐风饮露,饱历风霜;辛酸苦辣,样样尽尝!是以家业渐增,家境稍宽,又为之添置物件,为之建造屋堂,历尽坎坷,赤手成家。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长子英年早逝,公悲痛欲绝,却强忍剧痛,以宽大的胸怀给儿女鼓劲,言之以礼,宽大为怀,言传身教,望铁成钢。
公日夜奔忙,勤耕苦种;艰苦创业,俭朴忠信;和睦邻里,敬重乡亲。曾担任生产队长十余载,开沟挖渠,组织社员平田整地;被推举族亲家长多年间,盖庙祭祖,凝聚宗族团结意识。西蕃窑、八道岭目睹了他烧灰的历史;脑泉川、荒草梁述说着他淘金的故事;郑家湾、大窝窝生长着他经营的庄稼。
公如今苦尽甘来,儿海涛学有所成,与媳周建芝同在靖远师范从事教育工作,成绩突出;孙朝琛年小懂事,学堂励志;三个姑娘皆嫁于好人家,通过自身努力经营各自家庭。
然则曾公,晚景不长,劳累一生,却未沐福光。斯人去矣,其行永效;为昭先德,以裕后昆;葬于斯地,百世其昌。铭曰:
曾公一生多坎坷,虽逢盛世感若何;
栉风沐雨农家事,克己为人后世歌;
养育儿孙勤费力,传家瑰宝是中和;
品高行正崇盛德,世态炎凉识易讹。
靖远师范高级讲师 高振茂 撰
×年×月×日
-
妾家近隔凤凰池,粉壁纱窗杨柳垂。本期汉代金吾婿,误嫁长安游侠儿。儿家夫婿多轻薄,借客探丸重然诺。平明挟弹入新丰,日晚挥鞭出长乐。青丝白马冶游园,能使行人驻马看。自矜陌上繁华盛,不念闺中花鸟阑。花间陌上
-
苏轼 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 午醉醒来无一事,只将春睡赏春晴。 此诗描写作者在春日里百无聊赖,喝酒昏睡,浑浑噩噩地度日的情景,从而流露出遭人谗害排挤,有志难逞,年华虚度的牢骚。 小诗以午睡醒
-
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
-
【3670】学思践悟(中国纪检监察报社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9 5万字,2017年10月第1版,42元)△中国纪检监察报《学思践悟》栏目自2014年8月
-
有司精考核,中第为公卿。本基在积习,优学登荣名。吾子齿尚少,加勤无自轻。努力图树立,庶几终有成。
-
《雨·沙岸残春雨》是陈与义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残春雨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沙岸上细雨纷飞的景象,展现出残春的凄美之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作者通过风景的描述,将内心的感受融入其中,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情感。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思考,给人以启示和思考的余地。
-
孤舟欲夜发,只为访情人。此地忽相遇,留连意更新。停杯嗟别久,对月言家贫。一问临邛令,如何待上宾。
-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作品赏析【鹤注】诗云:“南京久客”,当是上元二年作。南京久客耕
-
一只饥饿的狐狸, 看见几串熟得发黑的葡萄,从一株方格架着的葡萄藤上垂下来。她用尽她所有的方法,想去拿它们,但是徒劳无功, 因为她拿不到它们。最后,她转身走开去, 自己聊以解嘲说:“这些葡萄还是酸的,没
-
峥嵘丞相府,清切凤凰池。羡尔瑶台鹤,高栖琼树枝。归飞晴日好,吟弄惠风吹。正有乘轩乐,初当学舞时。珍禽在罗网,微命若游丝。愿托周周羽,相衔汉水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