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疑人窃履》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疑人窃履》原文|翻译|赏析

明·刘元卿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2,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3,仆私其值而以窃履进4,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见其履在楚人足而心骇曰:“吾固疑之5,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6,友人踵楚人之门悔谢曰7:“请为友如初。”

1履:鞋。2楚人:楚地之人。楚地,指长江中下游一带。3适:恰巧。市:买。肆:店铺。4私其值:把买鞋的钱据为己有。5固:本。6逾(yu)年:过了一年。7踵:足跟,引申为到、至。谢:请罪。

【析点】 短文颇具戏剧性。作者以楚人与友人、楚人与其仆编织成两组矛盾。矛盾围绕着仆窃友人之履这一事件交叉发展变化,产生了波澜起伏之情趣。

作者布局运用了“先纵后擒”之艺术手段。其“纵”或“擒”对“戏剧”的发展作用却不同。先说“纵”。仆窃友人之履,埋下了楚人与其友的矛盾基础,也为楚人与其仆的矛盾打下了埋伏。仆“市履于肆”“私其值”“以窃履进”,直接提出了楚人与其仆的矛盾,同时发展了楚人与其友的矛盾。友人发现楚人穿了自己的鞋,从而与楚人绝交,两者矛盾达到了激化,形成了全“剧”的第一个高潮。很明显,这一高潮是前面的情节层层蓄势、波澜涌动而逐步掀起的。再说“擒”。“事暴”是“擒”,它将楚人与其仆的矛盾激发到白热化程度,形成了全“剧”的第二个高潮,也是全“剧”高潮的顶峰。同时,它又是促使友人与楚人矛盾得以和解的因素。友人登门向楚人“悔谢”,也是“擒”。从而二人的矛盾真正得以解决。前一“擒”是“剧”的结尾,后一“擒”则是尾声了。经过矛盾的发展变化,楚人的单纯、镇定,友人的直率,仆的狡诈,性格都十分鲜明。这位仆尽管奸诈,但纸里包不住火,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自以为得计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些俗谚之理,是值得这类奸诈之人深思的。同时,这则窃履的故事也在提醒着善良的人们,要善于识别狡诈之人,警惕他们肮脏的伎俩

猜你喜欢
  • 《峤屿春潮》明代诗赏析

    峤屿春潮①瀛洲见海色②,潮来如风雨。初日照寒涛,春声在孤屿。飞帆落镜中③,望入桃花去。①峤屿,有山的小岛。峤,尖峭之山。②瀛洲,

  • 岑参《送崔子还京》全诗赏析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 《终南别业》

    无言之境,不可说之味,不知者以为淡易,其质如此,故自难及。(刘辰翁《王孟诗评》卷三) 【诗例】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 关于三农的古诗词(关于农业的诗句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三农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农业的诗句,有关农的古诗词,求有关三农的诗词请有见识者教答。关于农业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3、才了蚕桑又插田,4、庄稼稻花香里说丰年;5、一片稻花谁是主?6、

  • 《金缕曲·顾贞观》原文与赏析

    顾贞观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季子平安否?便归来

  • 《大河》鉴赏

    作者: 张俊山

  • 阿成《石磨(组诗)》

    石磨以文化的名义聚集你是脱胎换骨的石头……那时,是乡间的闺女害羞地猫在东家和西家的院落以默默劳作度过微暗的晨昏和喧闹的节日。生命唯

  • 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重庆是国民政府的抗战首都和陪都,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宣告了重庆这一历史使命的结束,还都南京即刻列入国民政府的议事日程。 这一重大的历史性还都行动,从筹备到结束,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蒋介石及国民政

  • 二塔耸立

    福州的白塔、乌塔,一在于山麓,一在乌山脚,两塔东西遥遥相望,黑白相衬,互为犄角,蔚为壮观。“榕城双塔”成为福州一胜。 那么,这双塔是谁盖的呢? 相传在一千多年前,福州是一个王国的都城,国王总希望能扩大

  • 古文辞类纂《韩退之送郑十校理序》全文

    韩退之送郑十校理序 秘书,御府也。天子犹以为外且远,不得朝夕视,始更聚书集贤殿,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