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文观止·《左传》·王孙满对楚子》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文观止·《左传》·王孙满对楚子》鉴赏

古文观止·左传·王孙满对楚子

(宣公三年)

楚子伐陆浑之戎, 遂至于雒, 观兵于周疆 【1】。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2】。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 远方图物, 贡金九牧 【3】, 铸鼎象物, 百物而为之备, 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 不逢不若 【4】 。螭魅罔两 【5】 , 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 以承天休【6】。桀有昏德, 鼎迁于商, 载祀六百【7】。商纣暴虐, 鼎迁于周。德之休明 【8】, 虽小, 重也; 其奸回昏乱, 虽大, 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9】。成王定鼎于郏鄏【10】, 卜世三十, 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 天命未改, 鼎之轻重, 未可问也。”【注释】【1】 楚子: 楚庄王。楚是子爵,但自称王。浑之戎: 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之一,原居秦、晋西北, 后迁伊川, 在今河南嵩县东北。雒:同“洛”,即洛水。洛水发源于陕西雒南县冢岭山,经河南省流入黄河。【2】定王:名瑜。为周朝第二十一代王。王孙满:周大夫。鼎:相传是夏禹所铸的九鼎。夏、商、周三代相传以为国宝。【3】图物:描绘各地的奇异事物。九牧:古代分中国的地域为九州,九牧就是九州的首领。【4】不若:不顺,不利之物。【5】螭魅(chi mei):山林的鬼怪。罔两:水里的妖怪。【6】休:福佑。【7】载祀:记年。【8】休明:美善光明。【9】底(zhi)止:指最终的年限。【10】成王:指周成王。郏鄏(jia ru):周地,今河南洛阳。【赏析】中原逐鹿,捷足者先登,到鲁宣公之时,周王室已经极端衰微,在诸侯争霸的同时,一些势力较大的野心勃勃者便显得更加肆无忌惮,于是,便出现了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故事。鲁宣公三年,楚庄王的霸业日渐强大,他在出兵征伐了伊川境内的少数民族——陆浑之戎之后,顺势转兵到当时周王室的所在洛邑,在周王室境内进行军事演习,耀武扬威,大有不可一世之势。对于这一切,周定王敢怒不敢言,不得不以礼待兵,派自己的大夫王孙满出面慰劳楚庄王,文章省去了他们见面的细节,只是劈头一句:“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楚庄王的飞扬跋扈至此已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为在当时,周人把鼎作为王权的象征,楚子问鼎,就等于向世人公开了他藐视周王并欲取而代之。周王室虽然大势已去,但它还仍然拥有忠诚而睿智的臣子,他们竭心尽力地维护周王室的寿命,王孙满就是其中的一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楚子问鼎之势汹汹,王孙满却于从容不迫中隐含着凌厉的谈锋,他的一席话终于使楚庄王无辞而去,从而为周王室扫除了即在眼前的巨大威胁。王孙满首先以一语击破楚庄王的野心,指出:拥有天下,最重要的是在于有德,而不是有鼎,这是王孙满答话的中心意思,他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紧紧扣住“德”字,说明鼎的来源与作用。他从夏代谈起,强调九鼎是在夏代有德的时候铸成的。铸成之后,同样又是有德于民的,它使民知神奸,保佑着他们所到之处都能平平安安。正因为如此,鼎的归属者也就并非亘古不变,它要随德而变,随德而迁,只有德才是唯一的标准。因而到夏桀之时,由于他无德,鼎便迁于有德的商汤,而到商纣暴虐无德之时,鼎又迁于有德的周。接着, 他谈到楚庄王所问的“鼎之轻重大小”时, 同样也不就事论事地正面回答, 而是仍然紧扣住“在德不在鼎”这个中心, 告诉楚庄王, 如果君王果然善明, 鼎虽小却能重不可移, 如果是奸邪昏乱, 鼎虽大也易迁移。这错落有致的四句, 总括了上文, 其辞令之妙, 令人叹服。如此说来, 鼎随德迁, 那么周德如今又怎么样了呢? 周王室日益衰微, 如果说周德依旧, 显然不能服人, 王孙满似乎将自己引入了迷途。然而, 当时毕竟周是正统, 维护正统的人自然无所畏惧, 而僭越之举常常引起众之讨伐。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 德是应当追求的, 而追求德的目的,也是为了“以承天休”, 即得到天的保佑, 人们的命运, 王朝的变迁, 最终还要仰仗天的安排, 一个人, 一个王朝, 命数都是天定的, 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因而, 当时诸侯行事, 都称自己是行天道, 郑庄公灭许, 不也是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禀承了天意而为之吗? 王孙满正是于此, 找到立论的根本, 他避开周德不再谈下去, 而是转而落到“天”, 拿出周当初占卜的结论, 以周的统治年限将达到七百年之久的说法, 将之归为天命, 作为无法更改的事实。而天条则是不容触犯的, 因而最后指出的“周德虽衰, 天命未改”就成为很有说服力的论据, 因为卜数未满, 周王室是不可能被取而代之的。最后, 王孙满用一冷峻的结束语完成了他的答词:“鼎之轻重,未可问也。”王孙满的答话中, 无一语直接指说楚庄王, 但却是无一语不在谴责庄王, 使楚庄王不敢再问什么, 再说什么, 唯唯而退。王孙满的话含蓄而有份量, 条理严密, 天衣无缝, 表现了他的才华。有这样的慧敏之士为其保驾, 看来周王室的“命数”的确还没有穷尽, 是足够再喘息一段时间的。

猜你喜欢
  •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暗香 【宋】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奴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 古诗文《山鬼》原文|注释|赏析

    [战国] 屈 原 若有人兮山之阿 ② ,被薜荔兮带女萝 ③ 。 既含睇兮又宜笑 ④ ,子慕予兮善窈窕 ⑤ 。 乘赤豹兮从文狸 ⑥ ,辛夷车兮结桂旗 ⑦ 。 被石兰兮带杜蘅,折芳馨兮遗所思 ⑧ 。 余处

  • 欧阳修《行次叶县》全诗鉴赏

    朝渡汝河流,暮宿楚山曲。城阴日下寒,野气春深绿。征车倦长道,故国有乔木。行行渐乐郊,东风满平陆。

  • 《孤儿行·汉乐府民歌》原文与赏析

    汉乐府民歌孤儿生,孤儿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 驾驷马。父母已去, 兄嫂

  • 韦应物《张彭州前与缑氏冯少府各惠寄一篇,多故未答》全诗赏析

    君昔掌文翰,西垣复石渠。朱衣乘白马,辉光照里闾。余时忝南省,接宴愧空虚。一别守兹郡,蹉跎岁再除。长怀关河表,永日简牍馀。郡中有方塘,凉阁对红蓿金玉蒙远贶,篇咏见吹嘘。未答平生意,已没九原居。秋风吹寝

  • 钟叔河《书的未来》随笔

    书的未来记得有人说过,夏曾佑(清朝进士,曾出洋考察,民国初年任教育部司长)首编古代史教科书,曾设问“男女私通始于何时”,答案则是“

  • 金字经·乐隐·张养浩

    金字经·乐隐 张养浩 说着功名事。满怀都是愁。 何似青山归去休。 休。从今身自由。 谁能够。一蓑烟雨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历

  •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名言: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注释: 转眄(mian): 眄, 斜着眼。转眄就是转睛顾盼有情。流精: 流露出奕奕的神采。光润: 形容玉一般的容貌。光, 光泽。润

  • 古诗词pk赛主持稿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pk赛主持稿,内容包括关于古诗词朗诵比赛的主持稿,古诗词朗诵比赛主持词要有古诗词的穿插,有文化内涵.,古诗比赛的开场白。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四言诗经,五言古风,唐诗宋词,构成了诗歌国度中无比壮丽的景象。遨游诗海,美不胜收。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共同领略诗

  •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③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④ 【注释】 ①鉴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