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钟叔河《书的未来》随笔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钟叔河《书的未来》随笔

书的未来

记得有人说过,夏曾佑(清朝进士,曾出洋考察,民国初年任教育部司长)首编古代史教科书,曾设问“男女私通始于何时”,答案则是“女岐”(根据大概是楚辞王逸注云“女岐无夫而生九子”)。此问此答,真的妙不可言。

如果早生四五十年,有幸读夏先生的书,恐怕只能老实回答“不知道”。因为有人类便有男女,有男女便会要“通”,人类历史少说已经几十万年,明媒正娶依法登记这一套却不过实行过千百十年,在有巢氏的巢中和山顶洞人的洞里,怎么知道男女们在私通还是在公(?)通,他们的“通”又“始”于公元前几十几万几千几百几十几年呢?

这次薛君叫我谈图书的未来,西谚云“欲知其未来,先明其原始”,所以无妨学学夏先生,先来问问人们称之为图书的这种东西始于何时,如果仍援夏先生之例,也许可以答“河图洛书”吧。“河出图,洛出书,圣人(伏羲、大禹)则之”,以成八卦九畴,这是书经和易经中的话,比屈原问“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更为“经典”,但同样也如司马迁说的“缙绅先生难言之”,作不得数。

其实人类自从野蛮开始进入文明,便有了交流、学习、传承的需要,也有了想象与祈求。三千年前殷人用锐器刻在甲骨上的,四千年前两河流域人用小圆棒划在湿黏土板上的,五千年前古埃及人用炭黑写在纸草(papyrus)上的,直至二万五千年前克罗马农人彩绘在法国和西班牙洞穴石壁上的(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彩图第七页),都是先人的创作,先人留下的信息,也就是真实存在过至今还存在(当然只能存在于博物馆和图册里)的“河图洛书”。

我们的图书就是这样产生、发展、延续下来的,它们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只要文化不灭,图书也就不会灭亡和消失的。

当然,人在变,文化在变,图书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可能不变。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串联简册的皮条翻断了三次,因为那时的书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再用皮条串联成册的,反复不断地翻读,皮条也禁不住。这比起今天用电脑,在阅读器上读书,书之重轻和读之难易,变化确实极其巨大。但是不是用阅读器读易就能比孔子读得更好呢,恐怕谁都不敢拍胸脯保证。

予生也晚,从小读的就是铅字印在纸上再装订成三十二开的平装书,但小时候在老家书房中,稍大后在府后街和南阳街的书店里,入目触手者仍全是木刻线装本。避着父师自己偷看旧小说,从施公案七侠五义到西游记三国演义,有光纸上石印小字看成了近视眼的,也全是线装,随时可以卷起来塞入裤袋,装作听话的好学生。

未来的书到底会是什么样子,我真不知道,是不是都会缩到阅读器里头去呢,恐亦难说。我想,即使阅读器真能全面取代纸本,也不过和平装取代线装、纸本取代竹帛、竹帛取代甲骨一样,又来一次世代交替而已。模样再变,供人阅读的功能不会变,人们读它,还是在读书。

老实说,我对此并不怎么关心。来日既已无多,架上的旧书且读不完,未来的书还读不读得了,读不读得懂,犹如太阳上的氢还能烧多久的问题一样,于我实在没有什么意义了。

(二零一零年三月)

猜你喜欢
  •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本书卷一《

  • 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

    名言: 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 注释: 务: 一定。 句意: 凡是法令更改, 那么有许多利害关系都要改变, 利害关系一变,那么老百姓一定要变。 出处: 《韩非子·解老》

  • 尚书《太甲下第七》译文与赏析

    太甲下第七太甲下第七 【原文】 伊尹申诰于王曰[174]:“呜呼!惟天无亲[175],克敬惟亲;民罔常怀[176],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177]

  •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 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闇坐,逆风吹浪打船声。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出处】唐杜甫《 春夜喜雨 》。 【意思】好雨知道农时和节令,春天 一到就下了起来。乃:即,就。发生:指 下雨。 【鉴赏】 原诗中的红湿处: 指落花处。花重: 花因雨

  • 和谐明丽的古诗词(有哪些含有明丽的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和谐明丽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含有“明丽”的古诗,清新明丽意境的诗句,求一首鲜艳明丽的古诗。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出自清代的《湘江秋晓》爽气荐金风,新凉入衣袂。朝露流青桐,旭日光生媚。轩窗坐临江,烟影浮轻翠。竹树带飞岚,荇藻俱

  • 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全诗翻译赏析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宗元诗鉴赏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

  • 古典文学作品《童谣》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2〕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3〕 。 〔1〕这首童谣载《三国志·吴志·陆凯传》。陆凯是孙吴末代皇帝孙皓的丞相。孙皓于甘露元年(公元265)从建业(今南京市)迁都武昌(今

  •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禅趣的妙诗,全篇抓住嘉陵江水声展开构思。   发端两句借大禹治水的传说写嘉陵江水声的由来。意思是说,大概由于大禹的神奇力量,他凿开险峻的山崖,使飞流急湍奔腾直泻,发出巨响。起笔即紧扣诗题,显得气势雄伟。   诗的三、四两句写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