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代诗文名篇之诗歌·何景明诗《答望之》原文、鉴赏和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代诗文名篇之诗歌·何景明诗《答望之》原文、鉴赏和解读

诗歌·何景明诗答望之

念汝书难达,登楼望欲迷。天寒一雁至,日暮万行啼。饥馑饶群盗,征求及寡妻。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

“望之”,孟洋的字。孟洋,信阳(今河南信阳)人,弘治十八年进士,官至南京大理寺卿,也能诗,著有有涯集。据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孟洋乃何景明“外弟”。前此,望之有书来,故此以诗答之。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题为“答望之”,但诗中所涉,除同伤沦落飘泊之外,还引发出民困政乱、百姓无以为生的严酷现实。其悲愁感愤、忧深思远与岁晏行一脉贯通,但此诗思致微渺,从容率情,较贴近何景明的俊逸诗风。

首联“念汝书难达,登楼望欲迷”破题而入,总揽全篇。看似平淡,无甚奇绝惊警,其实“欲造平淡难”,难在淡中有浓,由小入大,意境渐至恢宏。“念汝”小事,但“念”中内蕴极深,有对外弟之念,有对家国之念,“念”而作“书”,书之“难达”,因难达而“登楼”,而“望”之,而“欲迷”。层层递进,字字翻转。

当此思绪茫然无可如何之时,忽接望之手书:“天寒一雁至,日暮万行啼”。“一雁”,既是眼前实景,又兼喻外弟来书。汉书·苏武传有“帛书系雁足”故事。得来书,故心喜,但黄昏来临,万行归雁哀鸣震天,诗人不由得转而生悲。这里的“万行”,亦眼下实景,却又兼喻流离失所、迷茫凄惶的百姓。

颈联承上,直写啼饥号寒的灾民:“饥馑饶群盗,征求及寡妻”。灾荒之年,盗贼骤增;官府又搜刮无度,即使孤苦无依的贫妇也在所难免。

尾联“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此诗作于深秋,草木凋零,景色寂寥。诗人由百姓苦难联想到自身遭际,把自己和对方比作飘荡四方的落叶,凄清,孤寂,高洁自许,寻觅不到一块可以安身立命一展宏图之地。这种落寞心境在诗人其他作品如竹枝词中也有所流露:“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声也断肠。”

答望之是抒情短诗。从一己之情写起,锲入目之所见,心之所思,蔚为咫尺千里之势。亲情,雁情,民情以及沉积诗人心头的牢愁郁勃之情,一一流出。在有限的诗句中程度不同地显现出构思的多向性、流动美和空间效果。胡应麟对何景明的五律评价甚高,说:“国朝仲默明卿,亦是五言律筏。初学下手,所当并置座右。”(诗薮·内编卷四)

何景明的诗歌理论及其创作实践是一矛盾统一体。不能因为他与李梦阳“卓然以复古自命”,就简单地将他们归结为拟古主义了事。即李梦阳本人,在提倡“摹临古贴,即太似不嫌”的同时,也发表过“夫诗者,天地自然之音也”,“今真诗乃在民间”等真知灼见(见诗集自序)。何景明对李梦阳的修正与补充,更有利于完善复古理论,形成一种神似古人、融冶诸家、自成一体的复古主张。



猜你喜欢
  • 李白《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全诗赏析

    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出处】唐李白《 把酒问月 》。 【意思2】古人和今人仿佛流 水一样在世间走过,大家看到的月亮都是这样。我只愿意在一边唱着歌

  •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名言: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注释: 正: 端正。 句意: 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是用来端正人们的行为品德的, 而教师则是用来端正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 出处: 《荀子·修身》

  • 孤单与结交

    孤单与结交有许多人天性孤单,喜好独来独往。另有许多人天性热闹,喜好交结朋友。我们还是孤独的好呢?还是热闹的好呀?欧西有一种古谚,好

  • 苏源明《秋夜小洞庭离宴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苏源明:秋夜小洞庭离宴序 苏源明源明从东平太守征国子司业,须昌外尉袁广载酒于回源亭,明日遂行。及夜留宴,会庄子若讷过归莒,相里子同

  • 苏轼《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全诗鉴赏

    老云君空见画,梦中我亦曾游。桃花纵落谁见,水到人间伏流。

  • 辛弃疾《浣溪沙》全诗鉴赏

    未到山前骑马回。风吹雨打已无梅。共谁消遣两三杯。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海也曾头上带花来。

  • 《九日龙山饮赏析》

    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在重阳节之际,诗人登上了当涂附近的名胜之地龙山,与好友痛饮菊花酒,借吟诗来倾泻胸中之情。首

  • 《哭曼卿赏析》

    石延年多才多艺,性格洒脱幽默,他的诗歌和书法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不幸只活了四十七岁。石延年的早死,对他的好友来说是晴天霹雳;唯其突然,更加重了作者的悲痛感。这首挽诗正是抓住了“突然”这一点来着笔。   诗人采用了对照的手法:以一年前的

  • 捕蛇者说

    【题 解】《捕蛇者说》是传诵不衰的著名篇章之一。“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