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吕本中《满江红》》原文、鉴赏和赏析
吕本中满江红吕本中
吕本中
东里先生①,家何在、山阴溪曲。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②。昨夜冈头新雨过,门前流水清如玉。抱小桥、回合柳参天③,摇新绿。
疏篱下,丛丛菊。虚檐外,萧萧竹。叹古今得失,是非荣辱。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问此春、春酝酒何如④,今朝熟。
注释 ①东里先生:作者自谓。②“对一川”两句:即“数间茅屋,对一川平野”的倒装。③“抱小桥”句:即“回合柳参天、抱小桥”的倒装。④春酝(yùn): 春天酝酿。何如:怎么样。
鉴赏 这首词充满了田园风情,如同在介绍自己的小院,继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之后,作者书写了一篇东里先生传,语言亲切可感、风韵天然。
东里先生,是作者的自称,其先世为东莱人,故又称东莱先生。开篇交代了自己的居住环境:“山阴溪曲”,即山北僻静的溪谷,古代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偏僻之所亦称“曲”。“家何在”语含自豪,流露出了对居所的欣赏和满意。接着,作者进一步铺叙“家”的基本情况:“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数间茅屋”是作者的小家,家在山阴溪谷中,本是宁谧、清幽之所,富含隐逸之风,茅屋外又是平旷的原野,就又融汇了田园之情,人与自然巧妙结合,却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生活得真实、洒脱,怡然自得。
“昨夜”两句,作者以细腻的手法,勾勒出了一幅精致、秀丽的工笔图,家的幽美进一步呈现。一场新雨过后,空气朗润,清新怡人;门前,溪水潺潺,明澈如玉,柳树萋萋,环绕小桥,摇曳着万点翠绿。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逊色于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营造的意境。人在如此的画卷中,怎不自在、惬意?古人仰慕的山水、田园之风不虚矣。“抱”字语出新奇,柳树抱小桥,运用了拟人手法,在展现柳枝繁茂的同时,也体现了大自然的亲切与和谐之美。
“疏篱下,丛丛菊。虚檐外,萧萧竹”写庭院的布局。疏篱、茅檐是田园生活的写照,菊花、青竹,是高洁君子的代表,这二者结合在一起,园中主人的性格自现:朴素的田园情怀,清雅的人生志趣,自是不俗。“丛丛”“萧萧”运用叠词,婉转如泉水叮咚,清新悦耳,涤荡起简单、恬美的乐曲。
“叹古今”一句笔锋忽转,作者开始慨叹人生得失、是非荣辱,但紧接着,作者即做出了回答:“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这就是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大有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的旷达与洒脱。“问此春”两句又是富含诗意的小镜头,作者好似孩童般,天真地发问:“今年春天酿的酒怎样了?”回答是“今天早上熟”,问句奇,答句更奇。酒已好,东里先生又可以在田园“一晌贪欢”了,全词在会心与快意中收笔。
吕本中词存世仅27首,却不乏佳作。他的词,或清雅秀丽,或凄婉曲折,或生动新奇,或自然浑厚,虽未获得诸如“句秀”“骨秀”“神秀”(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之类的称誉,亦有其自家风味。清黄苏蓼园词选评此词“写村居乐趣,骨秀神清,玲珑高韵,由其无机胜也。朗吟一过,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后有此杰作”,恰如其分,可堪精当。(张雅莉)
集评 宋胡仔:“摸鱼儿一词,晁无咎所作也。满江红一词,吕居仁所作也。余性乐闲退,一丘一壑,盖将老焉。二词能具道阿堵中事,每一歌之,未尝不击节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一)
明杨慎:“宋傅公谋水调歌头曰:‘草草三间屋……’黄玉林酹江月云:‘吾庐何有……’又刘静修风中柳云:‘我本渔樵……’并吕居仁‘东里先生家何在’四词,每独行吟歌之,不惟有隐士出尘之想,兼如仙客御风之游矣。昔人谓‘诗情不似曲情多’,信然。”(词品卷二)
链接 论诗专主江西派的紫微诗话。此书又称东莱诗话东莱吕紫微诗话,吕本中撰,一卷。本中乃名臣吕公著曾孙、好问子,为江西派诗人。书中多记家世旧闻及江西派诗人轶闻琐事,品评友朋新作,间亦涉及经义、杂文,专门论诗之语反而不多,且较为琐碎。本中诗学黄庭坚,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江西派由此得名,然而此书专论黄庭坚诗者仅一条,因论他人诗而间接提及黄庭坚者亦仅数条,但对李商隐重过圣女祠嫦娥极口称赞,认为“有不尽之意”,“作诗当如此学”。四库全书总目认为这表明作者论诗兼采众长,不主一格。郭绍虞则推测此书论诗之语不多,是因为作者另有童蒙训一书述其诗论主张(今本论诗诸条已佚),故不复重出;并认为李商隐实为黄庭坚及江西派渊源所自,故此书论诗仍可说是专主江西派一家。
-
王安石《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望月思乡人之常情,故梁简文帝有“今夜月光来,正上相思台”(《望月诗》); 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是关于描写“场景记叙·(五)劳动生活”类的诗句。 精疲力尽也感觉不到天气的炎热,只是珍惜夏日这长长的白天时光。通过农
-
作者: 王羲之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
-
高台一悄望,远树间朝晖。但见东西骑,坐令心赏违。始霁郊原绿,暮春啼鸟希徒然对芳物,何能独醉归。
-
君知六凿皆为赘,我有一言能决疣。病客巧闻床下蚁,痴人强觑棘端猴。聪明不在根尘里,药饵空为婢仆忧。但试周郎看聋否,曲音小误已回头。
-
《悲士不遇赋》 赋篇名。西汉司马迁作。清刘熙载《艺概·赋概》说:“司马子长《悲士不遇赋》云:‘没世不闻,古人唯耻。’此即述往事思来者之情。”今人高光复《赋史述略》说:“本篇当为司马迁遭受了平生最大的打
-
该诗首联以工稳的对仗将优雅清寒的早春景色描绘的淋漓尽致。精确的描写使“雪梅”“烟柳”顿现眼前。颔联“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点名游寺主题。同时也以梵行犹如童子,深得法王经旨来表示对惠上人的赞叹。颈联写出诗人参偈听经后的感受。领会了佛理,
-
恨无负郭田二顷,空有载行书五车。江上青山横绝壁,云间细路蹑飞蛇。鸡号黑暗通蛮货,(胡人谓犀为黑暗。)蜂闹黄连采蜜花。共怪河南门下客,不应万里向长沙。(乔受知于吴丞相,而施州风土大类长沙。)
-
【原题】:僧副普济过予诘其师名僧职之所自则曰尝济活饥民百万朝廷论酬以得之钦叹不足繼以诗云
-
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东林寺有白莲华,皆植物之贞劲秀异者,虽宫囿省寺中,未必能尽有。夫物以多为贱,故南方人不贵重之。至有蒸爨其桂,剪弃其竹,白眼于莲花者。予惜其不生于北土也,因赋三题以唁之。